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馬士洛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slow, Abraham Harold
作者: 黃玉清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馬士洛(1908~1970)是美國心理學家,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Brooklyn, New York),自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獲得學士、碩士、哲學博士學位,婚後育有二女。一九三○年至一九三五年間,馬士洛擔任威斯康辛大學助教,一九三五至一九三七年間,擔任哥倫比亞師範學院卡內基教師,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五一年間,在布魯克林學院任教,從心理學講師升至副教授,一九五一至一九六九年間,轉任麻州布蘭德斯大學,升為心理學教授,其間並曾一度擔任系主任。此後又歷任以下諸職:拉福林基金會(Laughlin Foundation)研究員、麻州心理學會會長、新英格蘭心理學會會長、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獲選為美國人文學會年度人文學家、辛辛那提賈維亞大學(Xavier University)名譽博士學位。  馬士洛的著作有〔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邁向存在心理學〕(Toward Existential Psychology)、〔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科學心理學〕(Scientific Psychology)等十種。   馬士洛相當廣泛的臨床性、實驗性、理論性興趣顯示出他最關切的問題在:使心理學免於偏狹、呆板、瑣碎。他十分樂見心理學第三勢力的崛起,能對人類行為現象採取更寬廣、更動態的觀點。一九三○年代期間,馬士洛因為從事動物行為的比較研究,而開始對傳統科學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產生興趣。他認為把動物的行為研究應用於人類時,宜特別考量其附帶條件;人類缺乏明顯的動物直覺本能。馬士洛比較成熟的思想首次出現於一九四三所撰述的〔動機理論〕一文裡,他提出一個周全的動機理論應具備的十三項要點;包括接受人類是完整的個體、需求通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與人間最高需求的差異遠超過外顯意識所表現出來的程度、任何外顯意識可能含有許多種目的在內等。一個需求滿足之後,又迅速的被另一個需求取代,人類是很少有達到完全滿足的境界。需求互相取代,而且呈現層級區分。依據馬士洛之見,人類基本需要層級可分為五層:即生理的、安全的、愛的、自尊的、自我實現的。當一個需要獲得滿足後,更高一層的需求隨之逐漸出現。  馬士洛把需求分為兩大類:一為不足的需要(deficiency needs),另一為存在的需要(being needs)。人類經常是處於不足的需要狀態下,而尋求自己所缺乏的。一旦不足的需要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則存在的需要開始出現,透過潛能、能力、天分、使命感及目的感的自我實現,以獲得滿足。一個自我實現的個人有下類諸特徵:對現實有正確覺知,對自我與他人有更多的接受,以問題為中心的,享受個人隱私權,欣賞力與創造力,更多的顛峰經驗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馬士洛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