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馬王堆帛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蕭錚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馬王堆帛書是1973年12月於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一批帛書。是古代典籍特別是帛書實物的一次重大發現。該墓葬的年代是漢文帝12年(西元前168年)。這批帛書經修復、整理和考訂,當為漢高祖劉邦和漢惠帝劉盈在位時抄自簡策的實物。初步判明有28種,計120,000字。原來多無書名,整理時根據內容定名。依〔漢書藝文志〕歸類,有六藝類、諸子類、兵書類。數術類、方技類和地圖等6類。內容以哲學、醫學著作為主,多為失傳二千多年的古佚書,就是有傳本傳世的也與今本有所不同。如〔老子〕有甲、乙兩種鈔本,字體不同,內容也有出入。可見當時流行的本子已不止一種,而且與相存各種文本相比,在編次和文字上都有出入。現行本〔老子〕是〔道經〕在前,〔德經〕在後,與戰國諸子以及〔老子〕原本中在談到「道德」一詞時的序次相符。而帛書〔老子〕則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且不分章節。顯然今本分為81章是後人所為。〔戰國縱橫家書〕是整理者根據其中幾篇文章中有蘇秦的名字,斷定這些文章是當年抄傳的蘇秦書信,據考連司馬遷也未得見,可訂正〔史記〕中蘇秦生平之誤。此外還有〔相馬經〕、〔醫經〕、〔周易〕、〔左傳〕、〔道引圖〕等,其中〔五十二病方〕列舉了103個病名。現存醫方280個,〔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記錄了11條脈,只有灸法和砭法,而沒有針法。同時出土的〔地形圖〕、〔駐軍圖〕、〔城邑圖〕可稱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繪製的地圖。這批地圖可作為校勘古籍的依據和研究文字學、訓詁學的原始材料,為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哲學、天文、地理、軍事、醫學提供了豐富的新資料。
  帛書的質地為生絲織成的細絹,多為整幅(約48厘米),少數為半幅(約24厘米)。整幅每行70至80字不等,半幅每行20至40字不等。有的是用墨或硃砂畫好上下欄並裝在7至8毫米寬的竹木條上。帛書往往將幾本不相關的書抄集在一起,並不裁開,如〔老子〕乙種本的卷前,抄有〔經法〕(法家言論)、〔十大經〕(黃帝與其大臣的行事與問答)、〔稱〕(處世格言)、〔道原〕(推究道的本原)等4篇,這些抄在一起的書雖然彼此不相關連,但性質還是比較接近的。在每篇文章的開始,標有◎型符號,一篇文章結束,最後一字的末一筆明顯加粗。從漢簡的文字記載中,也可以發現類似的格式,可見這種行文格式當時是普遍使用。帛書中抄錯、缺漏的地方,錯亂字數往往是一支整簡的字數,這表明帛書是抄目簡冊的,縑帛與竹簡並行是較簡冊後起的一種書寫材料。這些帛書現存湖南省博物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馬王堆帛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