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馬耳東風 - 教育百科
ˇ
ˇ
mǎ ěr dōng fē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ǎ ěr dōng fēng
解釋:
比喻對事情漠不關心。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五首之五:「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馬耳東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mǎ ěr dōng fēng
釋義:
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語本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
△「耳邊風」、「秋風過耳」
典源: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據《全唐詩.卷一七八.李白》引)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詩作賦北窗裡,萬言不直1>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2>射3>馬耳。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注解〕 (1) 不直:沒什麼價值。直,通「值」,抵得上。 (2) 東風:春風。 (3) 射:吹掠。
典故說明:
「馬耳東風」原作「東風射馬耳」,意指東風吹過馬耳邊,瞬間消逝。見於唐代詩人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典源節錄的大意:在北窗下吟詩作賦盡談些風花雪月的事情,說得再多也不比一杯水來得有價值。世間的人聽到這些都轉頭就走,就像東風吹過馬耳,瞬間消逝無蹤,起不了任何作用,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亦可省作「東風馬耳」,例如:宋代詩人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一○首之八:「栗里歸來窗下臥,香山老去病中詩。東風馬耳塵勞後,半夜雞聲睡熟時。」而「馬耳東風」則見於宋代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五首之五:「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為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指的正是對事情漠不關心。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比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
使用類別
用在「聽而不聞」的表述上。
例句
  1. 對於這些執迷不悔的人們,好言相勸往往變成馬耳東風。
  2. 老師們的耳提面命,她竟當成馬耳東風,一點也不在意。
  3. 他總不學好,把父母告誡的話都當作馬耳東風,置若罔聞。
  4. 跟你談的這件事,我是很認真的,你可別當作馬耳東風才好。
  5. 小明一心只想玩,把媽媽叫他先去做功課的話當作馬耳東風。
  6. 林老師雖然佷認真講課,學生卻把他的話當作馬耳東風,毫不在意。
  7. 對於師長的諄諄教誨,我們千萬不能當作是馬耳東風,而必須要牢記在心。
書證:
01.宋.周紫芝〈竹坡自贊〉:「馬耳東風,何勞喜惋;笑領尊拳,不揩唾面。是謂竹坡掣猱老漢。」
02.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五首之五:「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為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
03.元.陳櫟〈自詠百七十韻〉詩:「臞山謂有子,延我為塾師。初聞賦戲言,馬耳東風吹。」
辨識:
近義成語
耳邊風秋風過耳無動於衷置若罔聞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馬耳東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