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騫 - 教育百科
播放
ˇ
部 + 10 畫 = 20 qiā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人名用字。如漢代的張騫。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騫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
解釋:
  1. 高舉。
    【例】騫騰
  2. 拔取。
    【例】騫旗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ān
解釋:
[動]
1.虧損、損壞。《詩經.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2.高舉。唐.李華〈含元殿賦〉:「進而仰之,騫龍首而張鳳翼。」
3.飛起。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如公盡雄俊,志在必騰騫。」
4.拔取。通「搴」。《漢書.卷九○.酷吏傳.楊樸傳》:「將軍之功,獨有先破石門、尋陿,非有斬將騫旗之實也。」
5.錯過、延誤。通「愆」。《文選.劉琨.扶風歌》:「惟昔李騫期,寄在匈奴庭。」
[名]
1.過錯。通「愆」。《荀子.正名》:「長夜漫兮,永思騫兮。」
2.姓。如漢代有騫包。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n
解釋:
[名]
駑馬,低劣的馬。明.袁宏道〈袁中郎尺牘.馮琢菴師〉:「賤體稍愈,便當策騫扣門,與師共窮生死之奧,不朽之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