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質人類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hysical Anthropology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早期人類學的研究,偏向體質人類學,因為早在希臘時代就對人體進行研究,是屬於自然科學的範圍。這種研究的方法受到希臘的影響,於是體質人類學在歐洲興盛起來。體質人類學的研究,早期研究的範圍較小,大概只限於體型與體質方面,現在由於科學的進步,將研究的範圍擴大,其研究的範圍包括:
  1.人類化石學(human paleontology):研究已經滅絕的人類化石及其近似動物的化石。
  2.人類進化(human evolution):研究人之類型的進化過程,從人類的祖先開始。
  3.人體測量學(anthropometry):測量人體的技術。
  4.人體學(somatology):描述現生人類的差別、性別、個人體質上的差別。
  5.種族人類學(racial anthropology):研究人種的分類、人種史、種族的混雜。
  6.體質構造人類學(constitutional anthropology):研究人體類型的素質對於某些疾病和行為的相關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體質人類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