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鹼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ǎn tǔ
解釋:
1.土壤含有多量鹼或交換性鈉,致使其鹼性高至pH8.5以上的,稱為「鹼土」。
2.鋇、鈣、鍶的氫氧化物,有時也包括鎂的氫氧化物。它的性質介於鹼金屬元素氧化物與土金屬(第13族)元素氧化物之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鹼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dic Soil (Alkali Soil)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土壤飽和浸出液的電導度小於2ds/ m,此類土壤中可溶性鹽類,濃度不若鹽土中高者,但其交換性鈉離子百分率超過15%,pH值介於8.5~10之間。鈉從膠體解離,可能形成少量的碳酸鈉。鹼土亦可能經由灌溉而形成。由於鹼土的膠體呈分散狀態,因此耕作困難,且水的滲透性很差。土壤經長期的分散,粘粒向下層移動,而形成具稜柱狀或柱狀構造密實層次。鹼土土壤溶液僅含少量的鈣和鎂,但鈉含量高,陰離子則包括硫酸根、氯化物、碳酸氫根及少量碳酸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鹼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