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鹽水蜂炮 - 教育百科
ˊ
ˇ
ˋ
yán shuǐ fēng pà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shuǐ fēng pào
解釋:
  1. 臺南市鹽水區在元宵節舉行的活動。相傳清嘉慶年間,鹽水鎮流行瘟疫,於是鹽水人乃在元月十三日關帝爺神誕日,迎請其出巡驅邪,鎮民隨轎燃放爆竹,三天後,瘟疫即告戢止。後鎮民便以放蜂炮響得愈久的人,其家也就愈發、愈興旺,並成為特有的民俗活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鹽水蜂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án shuǐ fēng pào
解釋:
臺南市鹽水區在元宵節舉行的活動。相傳清嘉慶年間,鹽水區曾因瘟疫肆虐長達二十餘年,經當地商紳居民商議後,決定於元月十三日關帝爺神誕日,迎請關帝爺及眾神出巡,並於沿途施放大量的鞭炮,以求消災解厄、驅除瘟疫。三天後,瘟疫果然就此消失。之後,鹽水地區都會在每年元宵節時,舉行這種大量施放爆竹的神明遶境活動。並已成為臺灣極富特色的民俗節慶活動。而所施放的鞭炮,後來又逐漸發展出各種富有變化的爆竹,施放時如群蜂出巢,故稱為「蜂炮」。當地人相信施放的蜂炮響得愈久的人,他的家庭也會愈發、愈興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鹽水蜂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