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麥獨孤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cDougall, W.B.
作者: 詹昭能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麥獨孤(1871~1938)出生於英國,曾在劍橋與倫敦接受生理學與神經學方面的醫學訓練,後來任教於英國的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倫敦大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與美國的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等校。
  麥獨孤為英國心理學會(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與〔英國心理學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的創始人之一,著作等身,曾發表一百六十七篇文章及〔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1905)、〔社會心理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1908)、〔身體與心靈〕(Body and Mind, 1911)、〔心理學:行為的研究〕(Psychology: The Study of Behavior, 1912)、〔心理學概要〕(Outline of Psychology, 1923)、〔變態心理學概要〕(Outline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26)、〔心理分析與社會心理學〕(Psychoanalysis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35)等二十四本專著,其中〔社會心理學導論〕曾再版二十四次。
  麥氏以實驗心理學研究起家,探討的主題包括視覺、注意、記憶、疲勞、情緒與藥物作用等,導引英國在實驗心理學方面的發展,不過大家最熟悉的卻是他的目的心理學(Purposive Psychology or Hormic Psychology)。
  麥氏的目的心理學主張人類行為都有特定的目標,並以本能(instinct or propensity)解釋人的行為,尤其是社會行為。所謂本能是以一種情緒(emotion)為核心,可以驅使個人注意特定刺激,並向特定目標活動,有饑餓、性、好奇、群集、好鬥(pugnacity)、逃避(escape)與自信(self-assertion)等十多種。兩種或兩種以上有共同對象的本能,可能合成特定的情操(sentiment),促成有關的行為。
  麥氏主張任何事物都有靈魂(soul),也相信靈異現象的存在,因此肯定萊因(J.B. Rhine)在心電感應(telepathy)、超感視覺(clairvoyance)與其他有關超感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方面的研究。
  由於行為主義當道,麥氏的觀點並未成為一個學派,但卻與後來托爾曼(E.C. Tolman, 1886~1959)等人的學習心理學以及動力心理學理論若合符節,並導致汀貝根(N. Tinbergen)與羅倫茲(K.Z. Lorenz, 1903~1989)等動物行為學家對本能研究的興趣,也有當代心理學家仍然支持目標導向行為的說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麥獨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