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麻竹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 zhú sǔn
解釋:
麻竹的地下莖所生的嫩芽。每年七至九月是採筍旺季。第一次收穫的稱「頭水筍」、第二次稱「二水筍」,餘類推,大概可至十二水筍。加工後可製成筍乾、筍絲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麻竹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muâ-tik-sú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麻竹所生的筍子。筍殼為深色,有絨毛,形體比其他種的筍子壯碩。生長快速,一天可以長半尺長,纖維比較粗,可以製成筍乾、筍尾、筍絲、筍片、醬筍。
同義詞: 麻竹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麻竹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麻竹麻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