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頭鷺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牛背鷺棲息於海拔600公尺以下,山坡地之相思林、龍眼樹、農家四周圍籬之竹林、樹林及河口、海邊之紅樹林。以昆蟲、小魚、蛙類和小型爬蟲類為食物。在臺灣的繁殖期為3~7月,每窩產蛋3~5枚,但以4枚為常見。蛋為白色,無污斑。
知識 1:
無蹼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黃頭鷺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鷺科
腳趾型: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拉丁亞門名: VERTABRATA
拉丁種小名: ibis
中文綱名: 鳥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亞綱名: NEORNITHES
拉丁科名: ARDEIDAE
拉丁門名: CHORDAT
學域-大分類: 動物-鳥類
拉丁屬名: Bubulcus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全世界廣布
中文目名: 鸛形目
拉丁目名: CICONIIFORMES
中文亞綱名: 今鳥亞綱
拉丁綱名: AVES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黃頭鷺
英文名: Bubulcus ibis coromandus
描述:
雌雄鳥同色,繁殖羽頭、頸、喉及上胸飾羽及背上簑羽橙黃色,其餘皆為白色。喙橘黃色。眼先黃綠色或淡藍色,繁殖期的部分個體喙基至眼先呈紅色或鮮紅色。腳、趾黑色。眼黃色。非繁殖羽全身為白色,眼先黃色。
分布:
全球分布於非洲大部分、歐洲南部、南亞、東亞及東南亞、南洋群島,澳洲及南美洲、北美洲(Martinez-Vilalta & Motis 1992)。台灣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包括台灣本島、澎湖群島、台東蘭嶼、綠島,還有基隆北方三小島、高雄東沙島以及金門及馬祖列島皆有分布。
作者: 顏重威, 方偉宏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