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魚 - 教育百科
ˊ
ˊ
huáng y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áng yú
解釋:
1.動物名。鱸目石首魚科。分大黃魚、小黃魚兩種。大黃魚體長十四至五十七公分,肉質細嫩,分布中國大陸沿海一帶。小黃魚也稱為黃花魚,體色較大黃魚黃,體長十一至三十四公分,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
2.南京方言。指大腳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那一天帶了幾塊洋錢,走到了四馬路野雞最多的地方,叫做甚麼會香里,在一家門首看見一個黃魚。」
3.抗戰時稱車輛負載的乘客為「黃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黃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黃魚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黃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n̂g-hî/n̂g-h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魚名。多分佈在中國大陸東南海域,體側及背部灰黃色,腹部金黃色,肉質鮮美,各種烹調皆適宜,臺灣沿海較少見,馬祖海域較常捕獲。目前市面上販售者大多為養殖的黃魚。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黃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黃魚 相關客家語 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