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黏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ˇ
部 + 5 畫 = 17 nián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用膠水或漿糊等塗抹物品,使相結合。如:「黏貼」、「黏郵票」、「黏簿子」。
  2. 具有將不同物品貼合在一起的性質。如:「黏性」、「黏液」。
  3. 糾纏而離不開。如:「她從小就很會黏人。」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án
解釋:
  1. 用膠水或漿糊塗抹物品,使相結合。
    【例】黏貼、黏合、黏住 ◎
  2. 具有如膠水般的附著性質的。
    【例】黏液、黏土
  3. 具黏性的東西附著在其他物體上。
    【例】褲子上黏了一塊口香糖。
  4. 糾纏。
    【例】這小孩子很黏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ián
解釋:
[動]
1.膠附、黏住。如:「黏貼」、「黏照片」、「黏郵票」。漢.王褒〈僮約〉:「黏雀張烏,結網捕魚。」
2.糾纏。如:「這小孩子很黏人。」
[形]
有黏性的。如:「黏液」、「黏土」。唐.白居易〈三謠.朱藤謠〉:「泥黏雪滑,足力不堪。」
[名]
1.一種圍棋下法。將兩顆棋子相連接,以鞏固陣地與解除對方威脅或進攻。
2.詩句平仄協調稱為「黏」,失調稱為「失黏」。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â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用膠之類的接著劑使兩物接合。
    例如:共這兩張紙黏起來。Kā tsit nn̄g tiunn tsuá liâm--khí-lâi. (把這兩張紙黏起來。)
  2. [形] 有黏性的。
    例如:這款糊仔真黏。Tsit khuán kôo-á tsin liâm. (這種糨糊黏性很強。)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