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黴菌毒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ycotoxi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黴菌毒素(Mycotoxin),即黴菌生長後產生之二次代謝產物,這些具有毒性之二次代謝產物,有些是排出於所生長的基質中,有些則存在於菌體內,當人或動物食入或接觸,甚至於吸入含有毒素的基質或菌體後便引發全身性或局部性的中毒。
  適合黴菌產生毒素的基質主要為穀類等含豐富醣類及適量蛋白質,其它諸如牧草、豆類、果物等農作物、飼料、火腿、醃肉、乳酪等畜產品以及以農產品製成之食品如花生醬、玉米片、豆醬等。
  目前發現產毒黴菌共有33屬,164種,產生大約200多種黴菌毒素,其中以青黴菌屬(Penicillium)最多共69種,其次為麴菌屬(Aspergillus)計32種,鐮刀黴屬(Fusarium)計16種,芝麻黴菌屬(Stachybotrys)有2種,麥角菌屬(Claviceps)有3種,交替黴菌屬(Alternaria)有7種,Myrothecicm有2種、Humicolor有2種、雀稗屬(Paspalum)有1種、根菌屬(Rhizopus)有2種、Pithmyces有1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黴菌毒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