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鼓吹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ǔ chuì yuè
解釋:
為金革與竹木類吹打樂器的組合。源於漢代的鼓吹,後分為以嗩吶為主的鼓吹樂與以管子為主的吹歌樂。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鼓吹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 Ch´ui Yüeh
作者: 劉鳳學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種名稱。是以打擊樂器及吹奏樂器為主的樂器編制之樂種;即軍樂;鹵簿樂(儀仗)。鼓吹樂又分為:鼓吹、橫吹及短簫鐃歌三種形式。鼓吹樂之樂器有:大鼓、小鼓、羽葆鼓、鐃鼓、節鼓、笛、簫、篳篥、笳、錞于、鉦、鐸等。部分鼓吹樂曲有詞配合演奏。有些著名學者詩人吳筠、沈約(西元441∼西元513)、李白(西元699∼西元 762)及李賀(西元790∼西元816)等人,曾為鼓吹曲及橫吹曲創作新詞,鼓吹樂起源頗早。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即有愷樂。漢朝(西元前206∼西元220)有黃門鼓吹。晉(西元265∼西元420)有鼓角橫吹曲。魏(西元386∼西元557)也有鼓吹。隋唐及北宋(西元581∼1127)時代,鼓吹樂樂風較盛,唐朝(西元618∼西元907)在太常下設鼓吹署。宋與遼(西元960∼1279)均有鼓吹樂,元(1271∼1368)以後,鼓吹樂之名,甚少見諸文獻,但鹵簿樂、軍樂及凱樂,至清(1644∼1911)仍被使用於軍中凱旋獻俘、告祭太廟、為大儺伴奏,皇帝王后出巡等活動中。漢朝有黃門鼓吹,曾經於皇帝宴群臣,命宮女配合鼓吹樂歌舞。清朝之鹵簿樂使用範圍擴及皇帝祭天地、祈雨、祈谷、祭太廟、祭社稷等禮儀中。
參照:
《通史.卷二十五》、《清史稿.樂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鼓吹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鼓吹樂又稱「黃門鼓吹」,有時也包含「騎吹」,是一種以打擊樂器和吹管樂器為主的合奏音樂。漢世用以飲宴群臣、振旗獻捷及某些典禮,藉以渲染氣氛,顯示氣魄排場。而帝王出行儀仗,亦即鹵簿演奏之曲,也是鼓吹樂。
  鼓吹本是西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音樂,〔樂府詩集〕引劉瓛定軍禮,提及班壹秦末避地樓煩,以牧起家,至漢孝惠、高后時以財雄邊,出入游牧「旌旗鼓吹」十分神氣。其後此樂傳入漢室,宮廷予以加工,備皇室之用,即黃門鼓吹。黃門是指宮廷中的禁門,故有此稱呼。如晉代崔豹〔古今注〕云:「漢樂有黃門鼓吹,天子所以宴樂群臣也。」鼓吹樂按用途區分,除了用於殿廷的黃門鼓吹之外,另有「騎吹」及「橫吹」之別名,含義稍有異同,郭茂倩〔樂府詩集〕說:「列為殿堂者名鼓吹,今之從行鼓吹為騎吹,二曲異也。」鼓吹、騎吹之別,前者列於殿堂坐奏,後者跟著儀仗隊徒步行進吹奏。但後來界限漸泯,騎吹中也有列於殿堂之樂,鼓吹也不獨列於殿堂。至於鼓吹、橫吹之別,郭茂倩認為「有簫笳者為鼓吹,有鼓角者為橫吹。」用途及配備均不同,總之,黃門鼓吹及騎吹二者係用在天子宴享、食舉、朝會,道路。不同於橫吹,因橫吹係用於軍中馬上之武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鼓吹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