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物種源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rigin of Species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物種源始]是達爾文(C. Darwin, 1809~1882)的名著,於一八五九年出版,當即轟動歐洲,次年即發行第二版。全書計十五章,根據已有的研究及學說,加上個人的觀察,達爾文提出創見,敘述生物演化的過程,從而推論生物和人的源始,主要是生物由簡單的形態,為生存而適應,由簡單漸趨複雜,以後代與其始祖比較,顯示若干不同之處,達爾文稱之為「變異」(variation)。變異所顯示的,是「進步」。其重要的觀點有數項。
  1.變異。變異是一種生物在世代綿延的歷程中,逐漸呈現後代與前代有某些不同之處,須經若干代方明顯的呈現。由變異所見的是「進步」的跡象。變異的原因,一是由於生活的必須,身體的某部分長久的因「用」而發展進步;某部分因「失用」而退化,成為習慣性,而逐漸改變。這種情形明顯的見於家畜經過飼養而生的改變。另一個原因是生物在自然環境中,由於環境的自然改變,或生存領域擴展,或遷徙而生出改變,其中包括雜交和適應新環境,是自然的作用。
  2.生物力求生存的本能。生物在生命存在的過程中,總是努力掙扎以維持生命。力求生存或全憑個體自行努力,或有賴群體的結合互助,其間不免於個體與個體、群體與群體的競爭,如若干類動物為爭奪食物或求偶而出現的爭奪,往往是有優越條件、強壯有力者得勝,弱者或失敗者不免於被淘汰。這種「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現象,達爾文認為是出於「自然的選擇作用」。
  3.地理環境的影響。生物由遺傳而決定其種類,但出生後則完全受環境影響,所以地理環境的影響力相當大。不適合生存的環境可能使某些生物死亡以至滅絕,也可能使掙扎求生而成功者遷徙,遷徙至適合生存的環境。新環境當然和舊的不同,生物要適應新環境,而逐漸改變自己,可見環境的影響力。達爾文相信因適應環境而生的變異,也可遺傳,是物種分化和新物種出現的原因。達爾文曾比較若干地區,如未開化的大陸、人文陸地、海洋生物等,而重視地理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4.變異常規。變異常規包括變異的實際原因和跡象,如情況的改變,自然選擇下的用與失用、易於生長及補償作用、發育不完全、部分發展、特徵和次級性徵等。其中愈低級的生物結構,愈易呈現變異。
  達爾文此書出版後,立即在歐洲引起爭議;但加上其後來出版的[人的出身](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1871,亦縮減為The Descent of Man)及其他著作,使達爾文成為「進化論者」(evolutionist),對後來的觀點影響極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物種源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