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周邦彥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周邦彥


教育Wiki

生平

周邦彥(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青年時代,北遊汴京,在太學讀了四五年書,後因獻〈汴都賦〉,由諸生升為太學正,後出任盧州教授,知溧水。徽宗時,頒大晟樂,召為秘書監,進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後又出知順昌府,徙處州、睦州,適方臘起義,因還鄉,後居揚州。宣和三年卒。他自號清真居士,有《清真集》。後來陳元龍為之註釋,更名《片玉詞》。劉肅敘雲:「猶獲崑山之片珍,琢其質而彰其文,起不快夫人之心目也。因命之曰《片玉集》。」

作品特色

前人論詩,每以柳、周並稱。這意思是說他兩人的作風有些類似。張炎說過:「周情柳思。」近人馮煦也說:「屯田勝處,本近清真。」周柳相類之處是很顯然的,喜用長調,長於鋪敘,好寫豔情,精於音律,這都是他們外表的相似處。但在藝術表現上,他們卻有區別。在格調上,柳較自由而周嚴整;在語言上,柳重通俗,而周重典雅;這是比較顯著的。一、形式方面周邦彥精通音樂,和掌管音樂機關的權位和便利,再加以帝王的獎勵,從事審音調律的工作,而達到律度嚴整的階段。宋史稱他「好音樂,能自度曲,製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傳於世。」可知他對於音樂造詣的高深。以他這種才力,後來又得到提舉大晟府的機會,於是他在詞的音律上,做了許多重要工作。張炎在《詞源》說:「粵自隋、唐以來,聲詩間為長短句,至唐人則有〈尊前〉、〈花間集〉。迄於崇寧,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諸人,討論古音,審定古調。淪落之後,少得存者,由此八十四調之聲稍傳。而美成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為之,其曲遂繁。」這是周邦彥對於詞的音律上的重大貢獻。二、表現方面周詞的表現法,不注重意象,而傾力於語言的熔鑄。他沒有柳永的白描,也沒有蘇軾的豪放,他精巧工麗的典雅作風,成為宮廷詩人的典型。他歡喜用事,增加他作品的典雅氣,歡喜融化前人的舊句,增加字句的工整美。三、內容方面周邦彥的詞集,除了一部份描寫情愛以外,有許多是寫景詠物之作。如〈悲秋〉、〈春閩〉、〈詠月〉等。也說明瞭宮廷詩人生活的空虛,只能把藝術的技巧,寄託到詠物方面去,而開詠物一派。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吹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少年遊.感舊)

影響

周邦彥以宮廷詞人地位,審音協律,注重工雅,好用典故,成為格律詞派的建立者。到了南宋的姜夔、史達祖、吳文英、王沂孫、張炎、周密諸人,都是繼承周的道路,盡雕琢刻畫的能事,向形式方面追求,造成格律詞派大盛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