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團體角色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團體角色


教育Wiki

團體角色(Group Role)

目錄

角色分類
一個團體中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成員,而每個成員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然而不一定每種角色都有助於團體的進行。領導者可透過了觀察了解不同的團體角色後,適時給予回饋或是做反應,以幫助團體的進行。
常見的團體角色可分為三種: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操縱角色(manipulating role)和協助角色(helping role),前兩者都具有破壞性,而後者則是對於團體有建設性。以下分為三種介紹(吳典武,1987:346~358)

抗拒角色(resistant role)

當個人在團體中為了保護自己,抗拒團體時,就可能有下列特殊行為:
1. 專斷:屬於獨裁的角色,在團體中專門指揮他人,隨時打斷他人說話,使別人沒有機會傷害他。
2. 敵對:也許自己是曾經有過挫折的經驗,導致對他人懷有敵意,並將敵意投射到團體中。
3. 沉默:以不說話來逃避他人注意,或以此對領導人表示抗議。
4. 退縮:孤獨局限在一角落,以表是不參加。
5. 缺席:不參與團體,認為團體中發生的是和我無關。
6. 談論別人:是種間接的逃避,藉由談論他人來自我防衛。
7. 倚老賣老:拿以為參加過團體經驗還比照現在的團體,以老手自居。這種表現往往會造成團體的緊張,妨礙團體的自然發展。
8. 開玩笑:以小丑姿態出現,專門製造笑料。這種角色雖然受人歡迎,但卻妨礙團體的深入交談。
9. 熱中雜務:提供表面上的服務,然而實際上卻只是單向的服務,沒有真正參與團體。

操縱角色(manipulating role)

當個人藉由團體來滿足自己的權力慾望時,就可能有下列特殊行為:
1. 交際大王:把小團體當作交際場所,並將成員當成交際對象來應付,使團體的關係停留在膚淺的階段。
2. 替罪羔羊:是團體中的攻擊對象,成員找其中一對象加以攻擊,以轉移大家注意,或是將其過失歸罪到他人。
3. 百依百順:一味的依照且順從他人的命令行事,扮演者乖乖牌的角色。
4. 凡事依順:是一種反操縱,凡事由別人替他做主,自己沒有任何的主張或意見。
5. 欺凌弱小:專門注意別人的缺點和漏洞,得理不饒人;藉著攻擊,讓大家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6. 支配他人:喜歡發號施令,扮演領導、統帥的角色,目的是藉以提醒大家知道自己的重要性。
7. 評論是非:以絕對的「對」與「錯」來評論是非,或評論團體外的事件,扮演裁判的角色。喜歡評論是非的人常會妨礙團體的平行溝通,一味的炫耀自己的優越而使他人感到拙劣,容易引起成員間的警戒和防衛。
8. 婆婆媽媽:以保護者的姿態出現,常常仗義執言;用意雖好,卻妨害了別人成長。
9. 計算專家:這種人非常精明,懂得察顏觀色;他並不是在自然的情況下出現,而是選在最有利的時機推銷自己,他的完美,會使團體造成的緊張,使別人不能自在的開放自我。

協助角色(helping role)

協助角色是在團體中能夠幫助自己及他人的角色,並且能使團體更具有建設性,也能更順利的進行。
1. 傾聽: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參與,不但能聽出別表面的話,還能聽出別人內心的感受,帶著體諒、了解、接納、坦誠,使人覺得被接納而敢於自我開放。
2. 鼓勵:鼓勵別人多說多說、多想、多聽、多參與、多嘗試、多突破。並讚賞別人的優點。增加其信心。
3. 引導:以間接的暗示,引導對方思路,朝向積極解決方向,幫助別人尋找答案,但絲毫不免強。
4. 自我開放:坦程表露自己的經驗或感受,使經驗一般化,令人感同身受,覺得安全。
5. 提供回饋:團體中的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不但能互相回饋,並且能透過多面鏡子的校準,是自己的影像更加清楚。
6. 表裡一致:個人在團體中的言行一致,能使大家感受到團體的真誠,從而接受團體的好處,並以坦然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缺點。
7. 保密:對團體內的事盡量保密。基於彼此和默契,能分辨出什麼是是能說,什麼事是不該說的。除非徵得當事人的同意,則不得公開成員隱私。
8. 個人性溝通:在團體中,多用「你」、「我」,少用「他」。以「我」、「你」、「我們」、「你們」,特定對象,做個人性溝通,才能發展出團體親密感。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團體角色
英文關鍵字:Group Role
參考資料
註1.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10,二版)。團體輔導 (77~80)。臺北市:心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