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習理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學習理論


教育Wiki

學習理論(learning theory)

文化是學習的產物,當組織發展一套價值、信念、語言,或者解決內在、外在問題的假設時,必須傳授給組織成員。因此,組織成員必須不斷地學習組織所發展出的各種產物,然後再形成另一種組織文化。是故,組織文化形成理論,可用心理學上的學習理論加以解釋。
學習理論,係指心理學家對學習歷程的理論性與系統性的解釋。因為學習歷程甚為複雜,所以在心理學上解釋學習的理論有很多。綜觀不同學習理論,大致可以將之歸納為三大類:
1.連結(或聯想)學習論:一為古典制約學習;另一為操作制約學習。
2.認知學習論:有認知團、符號完形論、啟發式學習,以及訊息處理論。
3.人本論:有意義化學習、自我實現、需求層次論等。
文化的學習要比個人的學習更為複雜,因為文化的學習是在團體中進行,而團體成員彼此又會產生互動作用,而且文化的學習不僅涉及到認知和情緒,而且也包括行為的型式,故文化的學習無法完全利用心理學學習理論說明清楚。

Schein(1985)曾用兩種學習機制來說明學習理論與組織文化形成的關係,如下:

1.正面的問題解決(positive problem solving):在正向的問題解決過程中,是透過正增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謂正增強是指由正增強物的出現對個體反應所產生的強化作用。
2.減輕痛苦和焦慮(pain and anxiety reduction):組織成功地解決問題,會帶來快樂;同樣地,組織有時也會帶來痛苦和焦慮;而組織成員面臨痛苦和焦慮情境時,會主動進行思考、感覺及行為,來減輕痛苦和焦慮,即嘗試錯誤學習。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學習理論
英文關鍵字:learning theory
參考資料
吳青山著。學校效能研究,1998年二版,頁84-8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