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師專業化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教師專業化


教育Wiki

教師專業化(teacher professional)

目錄

定義

係指師資培育過程中,針對教師工作特性,培養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能和精神。

起源

教師專業化的起源,做早可追溯於1748年德國設立德國養成所,法國亦仿效德國做法,於1794年在巴黎成立第一所師範學校,而1839年美國曼恩(H. Mann)在麻州創立第一所培育師資的師範學校(normal school),透過政府參與、公共支持、謹慎挑選和嚴格訓練,提升教師的地位和權威。到了20世紀初,進步主義者不斷提倡教師的專業教育一樣可以向醫學、法學那樣專業,所以大學紛紛設立師範或教育學院,從師資培育,發展教師專業知能。1966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於巴黎召開「教師地位之政府間特別會議」,決議採納教師地位的建議,強調教師的專業特性,認為「教育應視為一種專業」,因教學是一種服務公眾的型態,需要專門的知識和能力,且需要長期努力和研究;此外,教學也需從業人員對於學生教育和福祉產生一種個人及團體的責任感。這種看法奠定教師專業化的基礎,1980年代,美國更興起研究教師專業化的高潮,主因有二:一是1983年美國卓越教育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出版的《國家在危機中》(A Nation at Risk)的報告,追求卓越成為國家教育目標,要讓教育邁向卓越,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必須培育更專業的教師;二是1986年卡內基教育和經濟論壇(Carnegie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出版《準備教續的國家:21世紀的教師》(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21st Century)一書,強調教師自發性革新,促進教師專業化提升。教學專業化不等於學科的教學知識精熟,休曼(L. Shulman)表示,教學知識包括七方面知識:1.學科內容;2.普通教學法;3.課程;4.教學內容;5.學習者及其特性;6.教育脈絡;7.教育目標、價值、哲學和歷史背景。此論點提供教師專業化立論的重要依據。提高專業地位、強化專業形象、提升專業技能、建立專業權威,是師資培育必須走的一條路,教師專業化的倡導與研究,是師資培育的重要議題之一。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中途輟學英文關鍵字:drop out

參考書目:

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辭書, p.94-95,臺北市: 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