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汙名化認同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汙名化認同


教育Wiki

汙名化認同(stigmatized identity)係指一個特定的群體,由於歷史背景因素或其特殊的社會情境等,而讓社會中其他團體,通常是較為優勢、強勢的群體對其賦予負面的刻板印象的形容,而其所屬之語言或文化權益等長期被社會忽略,進而造成這個群體中的成員本身對於自身所屬之族群持負面評價,認為其文化較為落後、卑微等,削弱其認同感,產生對自己所屬團體認同上的危機,甚至可能排斥其母文化及表徵,而向主流文化靠攏或被同化。註1

目錄

汙名化認同相關事件

汙名化認同之於台灣原住民

台灣早期漢人看待原住民持較負面的態度,此現象可自漢人對原住民的行為舉止中發現,其中包括對原住民冠以「番」、「山胞」等具負面意義之詞彙,且對於原住民的文化與生活習慣,也一貫以相同的價值觀與方式加以排斥、壓抑甚至盡力去除。對於原住民而言,這是一種漢人對於其隸屬之族群的「污名化」作為,然而作為被漢族統治的原住民,在長期接受汙名化的社會傳播與漢人本位的教育之下,甚至自身也在無意識間產生了對此類汙名化意識型態的認同,是為「汙名化認同」。註2

汙名化認同之於非洲地區人民

居住於非洲地區人民,在經歷過去長久的殖民統治之後,內化了白人殖民者對於非洲黑人的道德與價值教化,從而發展出白人或白人文化即等於高尚的印象,而黑人或黑人文化就等於低下的心理意識與潛意識。

參考資料

註1: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

註2:謝世忠著,《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