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沈佺期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沈佺期


教育Wiki

目錄

生平

沈佺期(656—714),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高宗上元二年舉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給事中、考功郎。流放後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是繼「初唐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為唐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的。他的《龍池篇》極負盛名,為唐玄宗享龍池樂章之三。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升平之作。神龍初,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張易之兄弟被殺,沈佺期被牽連流放州崇山,後又遷台州錄事參軍。鄭振鐸先生曾評說:「沈宋之詩,至流徙後而尤工。佺期在州諸作,象《三日獨坐州思憶遊》、《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諸篇,皆出之以五言排律,而於沉痛鬱結之中,不失其流麗疏放之體。《答魑魅》一篇,長至十二韻以上,尤為當時罕有之作。」

著作

原有文集十卷,現已亡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 

觀點

沈佺期所做之作品多為歌舞昇平的應制詩,風格綺靡,陳宮體詩風。

評價

初唐時期的沈佺期是一位偉大的詩律家兼詩人,與宋之問齊名的他,兩人確立了近體詩的格律,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的貢獻,堪稱詩壇宗師。其在我國文學史上作出了很大貢獻,近體詩是在沈全期手中定型的。 可以說,没有沈佺期,唐詩就無法其應有的高峰。沈佺期的詩作,有一部分是奉和應制之作,自述詩,山水詩,戰爭詩占足大部分。應制的作品,也不完全是內容空虛、格調低下的。一些描寫人們對戰爭的厭倦,對親人的思念的詩更值得我們一讀。其詩句:「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白照流黃。」,情景交融,悲愴淒涼,深刻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成為千古不朽的名句。

(資料選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