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社會運動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社會運動


教育Wiki

目錄

概述
社會運動屬於集體行為的一種;是指人群被說服而願意投入,進而被組織去提出、抵抗某種社會變遷或結構,多數參加社運者之間通常具有非正式、間接的網絡關係,而其中參與者都認同並支持該運動之理念與訴求,而非屬於發起該運動之組織而參加。(註1)
基本概念

壹、 動員結構

不同於早期解組模型所強調的:社會運動是由扭曲的社會情境、斷裂的社會關係所產生的集體行為的結果;團結模型強調的是社運參與者之間的非正式網絡,亦即其社會資本,所連絡形成的社運動員結構,而其人際網絡的強固程度,以及集結後是否有組織的調度,則決定了該社運是否有一呼百應的效果。

貳、 政治機會

由於需要透過社會運動來達到其訴求的團體,通常不具有深厚的政治實力,也沒有政治參選或遊說的能力與機會,才會選擇以體制外的方式進行發聲,因此社運進行時的時空背景,便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如:民意是否偏向政府、是否獲得體制內民代關切出力、政府是否採取威權統治,都是社運重要的政治機會。

參、 文化構框

社會運動通常帶有社會實驗或者社會預言的性質,意圖向大眾宣揚某種當下非主流的思維,宣告未來社會的景況,而不一定只是要改變現有資源的分配方式,而是傳達一種新的文化價值,但改變所需要的民氣民怨並非隨意可得,於是社運團體便得營造出一明確的構框,來集結民怨,創造運動大勢。

肆、 抗爭劇碼

真實的社會運動現場通常具有高度的表演性質,抗議者高舉布條、沿街呼喊口號,為的是讓各傳播媒介前的觀眾知道他們迫切的需求;行動劇碼的上演不只是為了發洩抗議群眾的不滿,其後的目的,乃是透過精心的設計與包裝,來強而有力的對諸多旁觀者來凸顯出他們所遭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與壓迫。(註2)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社會運動
英文關鍵字:social movement
參考文獻
註1:葉正。社會學詞彙。台北:風雲論壇。 P.376
註2: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巨流 P.351~P.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