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羅斯巴赫戰役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羅斯巴赫戰役


教育Wiki

故事

1740年,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登基。他繼承了組織嚴謹的國家,訂有能征善戰的軍隊。他利用這支軍隊增強了普魯士在歐洲的權勢。腓特烈是文人,卻頗具軍事天才。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和七年戰爭(1756~1763年)中,他為普魯士贏得了土地。他最大的勝利是在羅斯巴赫:柯林戰役後普魯士戰略形勢極為嚴峻。整個歐洲都在向普魯士進逼。普魯士本土正南的薩克森、西里西亞有奧地利主力,與腓特烈的普軍主力對峙,正東有8萬俄軍進攻東普魯士,由普魯士列瓦爾德元帥擋住,但是普軍卻於9月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慘敗於阿普拉什金元帥的俄軍。所幸阿普拉什金也吃驚不小,再加上補給困難,戰後反而向後撤,他本人因此被女沙皇解除了指揮職務。面對四方大軍雲集,腓特烈留下貝費恩公爵的41,000人,命令他在西里西亞境內進行防禦,牽制住奧地利道恩元帥的10萬大軍。自己帶少量普軍,星夜趕去迎擊西南方向的蘇貝斯。同時,腓特烈給西方的法軍黎塞留元帥送去一筆賄賂,買得他按兵不動,將斐迪南親王的部隊也抽調回來集中。正當蘇貝斯和腓特烈之間的大戰將要開始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消息:道恩元帥分出哈迪克(Haddik)中將的一支3,400人的小部隊,偷襲柏林得手,腓特烈連忙去救,所幸哈迪克只佔領柏林一天就撤退了,腓特烈反正趕不上救援,又回到羅昂親王指揮的聯軍正面。聯軍41,000人對21,000普軍,幾乎佔有2比1的優勢,蘇貝斯決定發動進攻,以求一戰定乾坤。11月5日,羅斯巴赫會戰開始。 以三萬士兵擊潰超過八萬之眾的法奧聯軍。普魯士在這次戰爭中一月成為大國。自此之後,腓特烈二是一職採取和平政策。在國內,他是個高明的獨裁者;他相信只有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君主才能改善人民的狀況。他以此為目標,進行經濟改革、允許宗教自由、取消酷刑。但是農民仍然要受到封建制度的管束。

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腓特烈二世

英文關鍵字:Frederick the Great

出處

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243。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