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衝突管理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衝突管理


教育Wiki

目錄

衝突管理

  衝突不必然是破壞性的,過度和諧、平靜的組織,有時反而缺乏改革與進步的動機,造成組織僵化、停滯不前。適度的衝突有助於組織檢視盲點,調整行政流程,促進組織進步與改善。故而,對於衝突的處理,不能只著眼於避免衝突、消除衝突,而應面對衝突、善用衝突,有效管理衝突,甚至在必要時,適度的引進衝突,以促進組織的改革與進步。(鄭杏玲,2009)    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係指利害關係人在權力競逐的過程中,因應其所面臨之各種不同情境,所採取或應用的各種衝突處理技巧或方法,除減少衝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外,更希望能讓衝突發揮正面、良性的功能,不僅能有效地化解衝突,更能進一步達成所欲之目標。(蔡仁政,2010)

衝突管理方式

  1. 競爭:即高堅持與低合作型。只想維護自己的利益,而不考慮到對方的要求。是一種「我輸你贏」的競爭局面。
  2. 退避:即低堅持與低合作型。不願面對衝突,一味的掩飾,退縮或逃避與對方周旋。在多數情況下,是一種「雙方皆輸」的局面
  3. 順應:即低堅持與高合作型。希望滿足對方,將對方的利益擺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可能的做法包括犧牲自己成全對方。是一種「我輸你贏」的局面。
  4. 妥協:即中堅持與中合作型。雙方各退一步,對自己的權益做了某些讓步。是一種「有輸有贏」的局面。
  5. 統合:即高堅持與高合作型。衝突的雙方都希望滿足對方的需求,透過合作而尋求兩者皆有利的結果。是一種「雙方皆贏」的局面

  Thomas認為各種衝突解決方式有其適用情境,決定採用何種方式之前,需考慮解決衝突時間的急迫性、自己與對方實力的差距、雙方主張的對與錯、衝突解決後的得失大小、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事代辦、解決的成本效益程度等因素來做綜合考量。(陳嘉陽,2012)

中英文關鍵字

中文關鍵字:衝突管理

英文關鍵字:Conflict Management

參考資料

鄭杏玲(2009)。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在國民中學衝突管理應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蔡仁政(2010)。國民中學教育人員權力運作、衝突管理與組織氣氛之分析研究~以中部五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陽(2012)。教育概論(上冊),頁513-516。教甄策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