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賀知章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賀知章


教育Wiki

生平

賀知章,字季真,會稽永興人。少以文詞知名。擢進士,累遷太常博士。開元中,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奏請知章入書院,同撰六典及文家。後接大常少卿,遷禮部侍部,加集賢院學立,改授工部恃郎。俄遷秘書監。知章性放曠,晚尤縱誕,自號四明狂客。醉後屬詞,動成卷軸。更善草隸,人共傳寶。天寶初,請為道士還鄉裡,詘賜鏡湖剡川一曲,御制詩以贈行,皇太子已下咸就執別。年八十六卒。肅宗贈禮部尚書。詩一卷。

特色

証聖元年(695)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轉太常少卿、集賢院學士。開元十三年(725)擢禮部侍郎,宮至秘書監。故人稱“賀秘監”,又簡稱“賀監。天寶三年(744)辭官還鄉為道上,建千秋觀以隱居其內,未幾卒,享年86歲。賀知章少時以詩文聞名,神龍年間(705─707)已名揚京城。開元初年與吳越人包融、張旭、張若虛以詩文齊名,世稱“吳中四士”,亦稱“吳中四友”、“吳中四傑”。賀知章邕容省闥,高逸豁達,為一代清鑒風流之士。尤喜好在飲酒中乘興書寫詩文,直到紙盡方止。曾與張旭、崔宗硅《海錄碎事》亦將其與陳子昂、宋之問、孟浩然等人並稱為“仙宗十友”。賀知章還與張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為姻親,故時人也常以“賀張”稱之。兩人也經常同遊,“凡人家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施宿《嘉泰會稽志》)賀知章以草書名世。《述書賦》中讚其草書“落筆精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即到”呂總《續書評》則以為“縱筆如飛,奔而不竭。”李白在《送賀賓客歸越》詩中將其喻為王羲之,有言“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盧象《送賀監歸會稽應制》詩“青門抗行謝客兒,健筆違羈王獻之。長安素娟書欲偏,工人愛惜常保持。”則喻其為王獻之。當時人們還將其草書與秘書省的落星石、薛稷畫的鶴、郎餘令繪的鳳,合稱為秘書省“四絕”。然而賀知章的書法存世極少,現可見的草書作品隻有《孝經》,其用筆酣暢淋漓,點畫激越,粗細相間,虛實相伴;結體左俯右仰,隨勢而就;章法猶如潺潺流水一貫直下,充分地體現了他那風流倜儻,狂放不羈的浪漫情懷。賀知章的草書,拉開了盛中唐草書浪漫風氣的序幕。此外賀知章也擅楷書,有《龍瑞宮記》傳世。

作品

  賀知章平時很喜歡喝酒,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形容他酒醉的情態是:「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他也很喜歡結交文士。李白剛到長安時,住在旅舍,他久聞李白的詩名,很佩服李白的才華,雖然當時他已八十多歲,但仍移樽就教,特地跑到旅舍去拜訪李白。李白拿出他寫的(蜀道難)給賀知章看,賀知章一邊看一邊讚嘆,看完後大大地稱揚一番,說李白是「謫仙人」。高興之下,並解下身上所佩帶的金龜去換酒來和李白共飲。李白對賀知章的這番情意,念念不忘,在賀知章去世兩年後(天寶五年,西元七四六年)到山陰(今浙江紹興)漫遊時,曾特地跑到賀知章舊居瞻望,寫下了兩首(對酒憶賀監)的詩來紀念他。其中的一首是這樣的: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昔好杯中物,今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意思是說:浙江的四明狂客,風流倜儻的賀季真,在長安第一次見面,就稱呼我為謫仙人。過去喜好喝酒,現在人已成為松下的塵埃。想起他解下金龜換酒來共飲那件事,真讓我難過得淚水沾濕了手巾。

  詩中李白除了描述他和賀知章初次相見的情景,並表露了他對賀知章的懷念和悲悼。

  賀知章生性豪放曠達,平日待人接物都很率真。有一次為了欣賞林木泉石,竟然闖進一個毫不相識的人的別墅,還寫了一首(題袁氏別業)(也作偶遊主人園)的五言絕句來抒懷: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詩的意思是說:我並不認識別墅裡的主人,偶然來這裡坐坐,只是為了觀賞此中的林木和泉石。主人可不用憂愁要買酒請客,我口袋裡自有買酒的錢哩!

  這首趣味盎然的詩,所顯現出來的林泉勝景,非常迷人。到了明朝,有人將它繪成了一幅詩意畫。

  賀知章在武則天證聖元年(西元六九五年)考中進士,玄宗時,累遷禮部尚書太子賓客,授秘書監。天寶三年時,他已八十多歲,覺得精神恍惚,體力不支,便上書玄宗請求回家鄉山陰去當道士。玄宗看他年紀那麼大,不忍心再以國事相煩勞,便同意他的請求。賀知章請辭獲准,臨出都門時,玄宗下令皇太子和朝廷百官為他賦詩餞行。為了表示惜別,玄宗並親自寫了一首(送賀知章歸四明)詩送給賀知章: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意思是說:拋棄榮華去當道士,辭官告老回鄉隱居﹔我難道不惋惜失去賢明的大臣,實在是不忍拂逆他高尚的心志!他在人間得到了修仙的秘術要領,如今要到世外去安享清福﹔這次在東門外的餞行,文武百官們沒有一個不充滿著離別的惆悵。

  賀知章在年輕時離開家鄉到長安考進士,辭官回鄉時已是滿頭白髮的八十多歲老翁,家鄉的親朋好友大多已經不在世間,新生代的孩子們都不認識他,把他當作外來的客人來招呼。他自傷老大,感慨之下,寫下了(回鄉偶書)這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被選入《唐詩三百首》中,意思是說: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老年才回來,雖然家鄉口音沒有改變,但是兩鬢都已經斑白﹔村里的孩童見了我都不認識,笑著問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回到家鄉後不到一年,賀知章便因病去世,在他多彩的人生旅途上畫上了休止符。

★本文轉載自國語日報社出版李炳傑編著「千家詩裡的故事」參考資料 http://w10.loxa.edu.tw/ashou1/03story/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