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鍾嶸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鍾嶸


教育Wiki

目錄

鍾嶸

生平

 鐘嶸字仲偉,祖籍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縣)人。出身世族。,「好學,有思理」,精《周易》,齊代官至司徒行參軍。入梁,歷任中軍臨川王行參軍、西中郎將晉安王記室。曾經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方式撰寫《詩品》(原名《詩評》,北宋後改稱為《詩品》),成書於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年)以後,。《詩品》是他的詩歌評論專著,以五言詩為主,將自漢至梁有成就的詩歌作家,區別等第,分為上中下三品,故稱為《詩品》。《隋書·經籍志》著錄此書,書名為《詩評》,這是因為除品第之外,還就作品評論其優劣。後以《詩品》定名。品評自漢至梁122位五言詩作家,齊梁之際,文學思潮浮靡訛濫,故書中提倡風力,反對玄言,是一部專論五言詩的古典文學批評名著。《詩品》有評曹操父子,鍾嶸將曹操置於下品,乃嫌其「古直」而少文彩。


學術思想

鍾嶸學術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點:1、反對用典:他提倡自然質樸的詩風,反對一味講究用典,斥責了『文章殆同書抄』的堆砌典故風氣,又舉出『 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風』、『清晨登隴首』、『明月照積雪』等名句詩歌主要是抒情,用事用典過多反而有傷詩歌的情韻。鍾嶸認他主張詩貴自然,用白描手法。,非要用典不可也應該用熟典(眾人熟知的典故)。可見他主張詩貴自然,用白描手法。2、反對聲病說:鍾嶸認為詩人應該注重詩歌的自然音韻,能夠達到和諧悅耳即可,若加以聲病的嚴格限制,那詩人變成為聲病的奴隸,反而有損於詩的自然美。鍾嶸時代,沈約提倡聲律說,『永明體』詩風氾濫,鍾嶸給予大力抨擊。他說:『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斯足矣』,這是詩砍採用自然和諧的音律便足。至於沈約等提出的四聲八病的人為的嚴格詩律,連他們也無法遵守。他批評為「使文多拘忌,傷其真美」。3、詩不該充滿玄風:魏晉以來,道佛之學風靡一時,詩歌趨於玄虛與說理,變成枯淡無文的歌訣。鍾嶸認為這樣的詩歌完全失去詩的韻味,大表不滿。4、反對玄言詩:魏、晉以後,道佛之學盛行,詩歌變為玄 虛和說理,枯淡無文,也缺情韻,稱之「玄言詩」。他批評永嘉詩歌『理過其辭,淡其寡味』、『平易似《道德論》,建安風骨盡矣』。此外,他還有一個重大特色,是善長概括詩人特別的藝術風格。例如是從比興、寄托、風骨、詞采、詩味、摘弔詩中佳句等,來概括歌的風格,也很善於用比喻的詞語來描繪詩歌的風格特徵,因為這些讓批評顯出了新鮮、具體的特點。

著作

曾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方式撰寫《詩品》(原名《詩評》,北宋後改稱為《詩品》),成書於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年)以後,品評自漢至梁122位五言詩作家,齊梁之際,文學思潮浮靡訛濫,故書中提倡風力,反對玄言,是一部專論五言詩的古典文學批評名著。《詩品》是關於五言詩的作家和作品的評論。起於漢,迄於梁,評及詩人一百二十多人。按其總的成就,分別列為上、中、下三品,即上品十一,中品三十九,下品七十二;對於名家的作品,肯定出於某人某體,標出《國風》、《小雅》、《楚辭》為五言詩三大系統。這兩種概括性的劃分法,自有缺點,但鍾嶸的文學思想卻是進步的。他寫書的動機,是為了反對當時『膏腴子弟』旳『庸音雜體』的詩風,和王公縉紳之士品評詩歌是非『混亂』的輿論。《詩品》有評曹操父子,鍾嶸將曹操置於下品,乃嫌其「古直」而少文彩,評曹植詩歌藝術的特色,是『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是一本對後世影響深遠的一本文學批評名著。

評價

後人對他的評價,多在《詩品》的部分。《詩品》最成功之處,應在對各家詩歌風格之論析,往往極其中肯。例如:陶淵明雖置於中品,但其評語不僅備極推賞,而且能說出陶詩最大的優點,從評語來看,鍾嶸對陶詩的推崇,實在超過對其他列為中品,甚至上品的詩家,只是礙於當時的文學風尚,以及鍾嶸認為陶淵明的詩源自於中品的應璩,而《詩品》並沒有源下而流上的例子,因此陶詩不能超過中品。也有一些爭議之處,作家與作品的價值,我們可以做分析說明,但是很難評定等級,這樣作很容易流於主觀成見。鍾嶸《詩品》中較有爭議的作家等級,如:劉楨、陸機、潘岳、張協列於上品;曹丕、陶淵明、鮑照、謝脁列為中品;而曹操卻列為下品。

《資料取自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