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顧炎武 - 教育百科

詞條名稱:顧炎武


教育Wiki

目錄

本 傳

顧炎武,原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字寧人,號亭林,復以避仇自署蔣山傭,學者尊稱亭林先生,江蘇崑山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癸丑,卒於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得年七十歲。三十三歲時(1645),清兵渡江南下,崑山城破,母王氏殉節,遺命炎武「無仕異代」。後炎武受到一家僕與仇家的迫害,輾轉流徙,順治十一年,將家僕溺殺,以殺人罪下獄,賴友人救助減刑免死。其後仍受到仇家追殺,於順治十二年赴北游歷,來往於山東、河北、山西、陝西一帶,先後六謁明陵。康熙十六年,受薦博學鴻詞科,以死力辭。晚歲居陝西省華陰縣,全祖望為撰〈神道表〉稱:「凡先生之遊,以二馬二騾,載書自隨。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可見其認真嚴謹。著有《亭林文集》、《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等,於乾嘉考證學有典範性之意義。

歸奇顧怪

當顧炎武還住在昆山的時後,與同里的歸莊交情很好,兩人砥性立節,常做出一些違反社會常態的舉止來,當時的人都認為他們是狂人,因此有「歸奇顧怪」之稱謂出來。歸莊縱覽六藝百家之書,又善寫擘窠大字,曾自稱「歸乎來」「普明頭陀」。明亡後與顧炎武起兵,事敗後歸隱。他的怪異,可在他的草堂大門前的對聯,可見一班。「兩口寄安樂之窩,妻太聰明夫太怪;四鄰皆幽靈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顧炎武小時後體弱多病,多虧嗣母王氏的悉心照顧,才得以挽回生命。但由於一粒豆疹長在左眼睛裡,所以病好後,他的左眼幾乎喪失了視力,臉上也留下了疤痕,相貌變得非常奇特。但他的性情狷介,才氣不凡並有憤世嫉俗的個性。顧炎武三歲患痘,眼有雙瞳子,中白邊黑,讀書一目十行,悟力過人。

字寧人。本名絳(ㄐ一ㄤ\ 〉,明亡,改名炎武。學者稱為亭林先生。江蘇 崑山人。

炎武才高學博,治學精神,謹嚴篤實,反對純文學,為清代樸學導師。畢生心志所注,則在推翻異族統治,發揚民族精神,清末革命志士,多受其精神感召,卒能達成推翻滿清,締造中華之目的,明亡,嘗暗結遺民,與台灣 鄭成功連絡。

提出貴創、博證、致用三種研究考證方法。貴創主張不蹈襲古人,博證主張引據參證,詳其本末,而證一物一事之實,決無可疑;致用主張學問要及於當世之務,不為清談浮泛之文。主張窮經致用,反對言之無物之擬古文學,應酬文字、浪漫文學。主張文學應為聖賢立言、明道、載道。學宗程、朱,篤六經,旁涉國家典制,以及天文,儀象、兵農之屬。晚年則精研考證,兼嗜金石。著有亭林詩文集、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音學五書等書。

目從平定三藩之亂以后,清王朝在中國的統治穩定下來了。但是,還有一點叫康熙帝不大放心,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來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採用一個辦法開"博學鴻詞科",命令各地官員和朝廷大臣,把有學問的文人推薦給朝廷,馬上封他做官。這一招果然很靈,不少全國著名的學者、文人應召到京城,做起官來了。

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是明朝的臣民,到清朝做官是喪失氣節的事。他們寧願冒殺頭的危險,也不肯應召。其中有一個是著名的思想家顧炎武,有人想推薦他應博學鴻詞科,他寫信回答說:"我這個七十歲的老翁還巴望個什麼?欠缺的就是一死,如果一定要逼我應召,我只能一死了事。"

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他的祖父是個很有見識的人,認為讀書一定要研究實際。顧炎武受祖父影響,從小喜歡讀《資治通鑒》、《史記》和孫吳兵法等書,十分關心時事。后來參加科舉,沒有考中,就幹脆下決心放棄科舉,通讀歷代歷史典籍,研究全國各地的地方志和歷代名人奏章,開始編寫一本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國利病書》。

正當他用心治學的時候,明朝滅亡,清兵南下,江南各地人民都組織抗清斗爭,顧炎武和他的兩位好友也參加了保衛昆山的戰斗。昆山軍民跟清軍激戰二十一天后,因為兵力懸殊,終于失敗。昆山城陷落的時候,顧炎武的生母被清兵斫斷了右臂:撫養他成長的嬸母(也是他的繼母),聽到清兵攻破常熟,就絕食自殺,臨死時囑咐顧炎武說:"我雖然是個女子,以身殉國也是理所應當的。希望你不要做清朝的臣子,我死后也可以團上眼睛了。"

顧炎武痛哭一場,葬了他的繼母,離開了他的家鄉。他想渡海去投奔魯王,還沒有去成,魯王政權已經覆滅了。顧炎武隱姓改名,在長江南北一帶奔走,想組織一支抗清義軍,但畢竟勢孤力單,沒能成功。

當時,沿海和太湖一帶還有零星的抗清活動,清朝官府防備很嚴,發現有什麼抗清嫌疑的人,就要加上"通海"的罪名,打進監獄。昆山有個官僚地主葉方恆,想吞沒顧炎武家的田地,買通顧家的僕人,誣告顧炎武通海。葉方恆還把顧炎武抓起來,私設公堂,逼他自殺。

顧炎武一些朋友為了搭救他,去找在清朝做官的錢謙益幫忙。錢謙益本來是南明弘光政權的禮部尚書,又是個出名的文學家,清兵下江南的時候,他投降了清朝,名聲不好。錢謙益表示,只要顧炎武承認是他的學生,他願意保顧炎武出獄。那位朋友知道顧炎武不肯那樣做,就自作主張,假造了一張顧炎武的名帖,送給錢謙益求助。

這件事讓顧炎武知道了,直怪那朋友多事,非要把名帖討還不可。朋友不肯討還,他索性在大街上貼告白,聲明那張名帖是假的,弄得錢謙益十分尷尬。

經過朋友們的奔走,顧炎武才被釋放出來。葉方恆還不肯罷休,派人追蹤他。有一天,顧炎武在南京太平門外經過,遭到暴徒襲擊,頭部受了重傷,幸虧有好心人救護,才脫離危險。顧炎武知道,在江南他是呆不下去了,決心到北方去游歷。

顧炎武到北方去,一來想考察各地的地理形勢,風俗民情;二來也想找機會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抗清活動。他在那長途跋涉的艱苦環境里,並沒有放棄學術研究。一路上,他用兩匹馬、四匹騾子,馱著他的書箱。遇到關塞險要的地方,他就訪問當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風土人情,如果跟他在書本上讀到的不一樣,就拿出書本核對,這樣他的知識就更豐富了。

顧炎武從四十五歲起,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在山東、山西、河北、江南來回奔走,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時間住在旅店里。他還曾經和朋友一起,在雁北開墾荒地。到了晚年,才在陝西華陰定居下來。

顧炎武從小讀書有個習慣,有一點心得就記下來,后來如果發現錯誤,又隨時修改;發現跟古人議論重複的,就刪掉。這樣日積月累,再加上他從調查訪問得到的材料,編成一本涉及政治、經濟、史地、文藝等內容極其廣泛的書,叫做《日知錄》。這書被公認為極有學術價值的著作。在《日知錄》里,他寫了一段精闢的話,他認為社會的道德風氣敗壞,就是亡天下,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個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應負起責任(原文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名言就是這樣來的)。

跟顧炎武同時代的思想家,還有王夫之、黃宗羲,都是參加過抗清斗爭,始終不願應召到清朝做官的。他們在學術上都有很大成就,歷史上把他們合稱為清初三先生。

資料來源:上下五千年 作者:曹余章

清初三先生

明末清初,我國思想界出現了三位重要的學者:黃宗羲(西元一六一○年至一六九五年)、顧炎武(西元一六一三年至一六八二年)和王夫之(西元一六一九年至一六九二年)。他們學問淵博,是具有民族氣節的反清愛國志士。  明朝滅亡以後,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參加了各地風起雲湧的反清活動,但不幸都失敗了。於是,懷著滿腔憂恨,轉而從事著述,寫下了數量相當多的著作。  黃宗羲,浙江餘姚人,他的專長是史學,代表著作是《明夷待訪錄》。這本書系統的說明了他的政治主張和理想,其中很多地方批評專制政治的缺失。  顧炎武,江蘇昆山人,世稱亭林先生。抗清失敗以後,他棄家遠逃,走遍北方各省,考察各地的山川形勢,關心各地的社會及民生問題。由於明朝末年,學術界喜好空談,加上政治腐敗,導致明朝滅亡,所以顧炎武主張經世致用的實學。他的代表著作是《天下郡國利病書》和《日知錄》。  王夫之,湖南衡陽人,世稱船山先生。反清運動失敗後,他為了逃避清廷的追捕,隱姓埋名,四處躲藏,一直到西元一六六九年,才在荒僻的山野定居下來,專心著述。他在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極為精闢的見解。清初學術界的「三先生」,不僅是反清的愛國志士,更是一代大儒,他們輝煌的學術成就,對後世造成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