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Xestospongia testudinar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桶狀海綿。身體巨大,中間有一個(有時會更多)大凹洞,看起來像是一個水桶,因此它有時被稱為巨大桶海綿(Giant Barrel Sponge)。中間的凹洞可超過海綿高度的三分之一,洞內表面不平且粗糙。年輕的桶海綿的形狀多變,可能為瓶狀或幾根高的中空管子,且具有共同的基底。生長在在潮間帶的群體可能高約10至20公分,直徑10至20公分,長大之後通常會變成桶狀。其直徑可超過1公尺,外表面常有厚的凸脊,且大多沿伸到整個海綿的高度。整個身體通常呈栗色、紅棕色至粉紅色,開口周緣呈白色。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185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uenée
Idioscopus taiwanus 體色為棕色;複眼綠色,頭頂在接近複眼處具一黑色斑點;在頭楯前為黑色;雌蟲在後頭楯基部具一對黑色斑點,在雄蟲則無;小楯板在接近基部處具一對黑色斑點,之間區域黑色;前翅棕色,翅前緣,第4端室和附加物為暗棕色。本種與 I. niveosparsus 有些類似,但 I. taiwanus 體型較小,顏面較簡單,且陰莖的附器是來自尖的端部,而 I. niveosparsus 顏面則有豐富的斑紋且陰莖附器是由鈍端突出。本種之另一獨特特徵在於尾端節腹緣具一小形刺狀突起。本種之寄主植物為芒果。本種敘述引用黃坤煒 (1992) 之文獻。
Quedius (Raphirus) goa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es (Raphirus) goang 整體特徵與Q. perng 非常類似,但差別如下:後足脛節中央平面通常顏色較暗。頭很明顯地寬度寬於長度。Q. goang 發生於2800公尺至約3200公尺的高海拔森林環境中,可於針葉林中篩檢苔蘚、腐爛樹皮和木頭及其他各種地表腐質中取得標本。在合歡山和能高山本種與Q. meng. 棲所環境重疊。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Quedius (Raphirus) chi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chi 發現在高於 3000 公尺海拔山區森林中。標本由地面腐屑,樹旁的腐爛樹皮、苔蘚及雜草等混合物篩檢而得。Q. chi 顏色與外觀與 Q. goang 類似,最大差異在於陰莖的特徵,特別是陽基側突寬廣,覆蓋大部份的陰莖中葉的端部部份,而與黑色的後足結合。顏色描述:頭部一般較小,長度長於寬度。觸角一般來說較短,外節長寬等長或略寬於長。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Quedius (Distichalius) shiow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shiow 與台灣其他兩種Distichalius亞屬種類差別僅在於顏色的不同。有關本種的棲息環境仍不清楚,可能發生於中海拔山區至2700公尺的森林中。標本曾於大雨後於林道邊緣所堆積的葉片中採到,或藉由篩檢茂密的原生針葉林或優勢針葉林下的腐質土壤中取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Scapania ornithopodioide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體常草蓆狀群生於腐木上或石灰岩石上,灰綠色至褐綠色。莖7cm長。葉連生,背片覆蓋於莖上,圓形,長度為背片的1/2~3/5長,鈍圓頭,邊緣具狹三角形的尖齒。腹片橢圓形,圓鈍頭,邊緣有齒,葉基部在莖上下延,隆脊無。葉中央細胞20~25μm,薄壁,三角隅巨大,表面平滑或有少數微疣。
Quedius (Raphirus) meei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meei體色為紅磚色,紅棕色至棕色,前胸背板常為淺黃色,頭則從亮黑色至在後端三分之二處具亮黑色斑點,使複眼旁之條紋和上頰色淺,前胸背板具明顯,不規則暗色中央斑點,有時會被細長之前胸背中線分裂為二個斑點。腹部有時略向端部變黑。附器紅磚色至紅棕色,所有脛節中央色較暗,但以後足脛節最為明顯,其他前足脛節或中足脛節較不明顯。Q. meei 與其他種類不同處在於:頭部和胸部的顏色,前翅在點刻間具微小點刻,陰莖內囊具一對細長之暗色結構。本種發生於山區的森林環境中,從2200公尺至約3100公尺處。 標本可發現於中海拔山區的常綠闊葉林至高海拔山區的針葉林內地表的苔蘚、枯枝落葉和其他腐屑中。截...
Quedius (Raphirus) leeng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es (Raphirus) leeng 整體特徵上與 Q. goang ,非常類似,但差異如下:體型較小,顏色較暗,大多為均勻亮黑色,副器顏色較暗,中後足脛節中央平面和後足腿節側面很明顯顏色較暗。Q. Leeng 體型較小,觸角短,頭上微點刻形成較大網狀且粗糙,前胸背板微點刻則在中央部份形成網狀。目前僅發現於玉山主峰。標本可藉由篩檢亞高山帶的苔蘚叢和各種各種檜屬植物與杜鵑花灌叢混生的地層各種腐質而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本種之文獻僅有一篇,因此本種之描述以Smetana (1995) 所發表之原始文獻為主。
Quedius (Raphirus) shan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shan 體色從磚紅色至磚紅棕色,頭亮黑色至在後端三分之二處具亮黑色斑點,使複眼旁之條紋和上頰色淺,前胸背板有些區域變暗,有時全部暗色,從暗棕色至亮棕黑色,但邊緣除外,色較淺。腹部明顯具彩虹色彩,附器磚紅色至棕磚紅色,所有脛節中央色暗,但有時前足脛節色較淺。Q. shan 與Q. chang 的差別除了陰莖構造外,還有前翅表面點刻間具微點刻,而與Q. meei不同處除了陰莖構造外,在於頭部與胸部顏色型式不明顯,且腹部背板上的點刻較稀疏。本種發生於2100公尺至略超過3000公尺山區的森林環境中,可於常綠闊葉林中或闊葉林與針葉林之混生林中,在接近小溪或森林滲流處,以篩檢苔蘚、枯枝...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