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56.3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辨別滋味。通「嚐」。《禮記.曲禮下》:「君有疾,飲藥,臣先之。」
2.試探、試驗。《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之。」晉.杜預.注:「,試其難易也。」
3.經歷。如:「艱苦備」、「飽戰禍」。
曾經。《論語.述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飽也。」
1.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于公先王。」漢.毛亨.傳:「秋曰。」
2.姓。如秦代有頞。
臥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王句踐戰敗後以柴草臥鋪,並經常舔苦膽,以時時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難的故事。見《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後用以比喻刻苦自勵。《宋史.卷四三五.儒林傳五.胡安國傳》:「太上皇帝劫制於彊敵,生往死歸,此臣子痛心切骨,臥薪膽,宜思所以必報也。」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僕受遺以來,臥薪膽,悼日月之逾邁,而歎功名之不立。」也作「懸膽」、「膽」、「膽臥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試一試、試驗。《孟子.梁惠王上》:「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試之。」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此公以其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2.試探。《荀子.王制》:「和解調通,好假道人,而無所凝止之,則姦言并至,試之說鋒起。」宋.蘇軾〈論高麗進奉狀〉:「故以祭奠源闍梨為名,因獻金塔,欲以試朝廷,測知所以待之之意輕重厚薄。」
輒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稍微試一下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不肯下功夫澈底,不肯深入研究。如:「他學各種樂器總是淺輒止,想成為大演奏家談何容易!」《清史列傳選.三.丁日昌》:「官於律例,不過淺輒止,治兵者未必知兵、治禮者未習禮;而書吏則專門名家,各有所司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遍各種食物,後引申為辨別品評。《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授祭,品食,王乃食。」元.馬臻〈西湖春日壯遊即事〉詩三○首之一五:「進餘薇露與流香,散落人間任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曾、從來沒有。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小子太醫出身,也不知醫死多少人,何怕人告發,關了一日店門。」《紅樓夢》第五五回:「我們何敢大膽了,都是趙奶奶鬧的。」也作「何常」。
2.並非。《紅樓夢》第六七回:「姐姐說的何不是,我也是這麼想著呢。」《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我何不是這種打算?無奈辛先生不肯。」
鼎一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鍋中的一塊肉,就可以知道整鍋食物的滋味。語本《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後比喻可由部分推知全體。宋.王安石〈回蘇子瞻簡〉:「餘卷正冒眩,尚妨細讀,鼎一臠,旨可知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曾。《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持論從容,未言人所短。」《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臣觀賈詡雖為李傕腹心,然實未忘君,陛下當與謀之。」
2.不見得、未必。通常後接否定詞,構成雙重否定,但語氣委婉。《三國演義》第三回:「汝劍利,吾劍未不利!」
辛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盡艱難困苦。唐.韓愈〈順宗實錄一〉:「上常親執弓矢,率軍後先導衛,備辛苦。」也作「備艱苦」。
則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量試吃一下。如:「這道菜太辣了,我只淺則止。」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