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撫摸。《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獨悔,業已拜,因其背。」《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六》:「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2.拍打、輕擊。《書經.益稷》:「予擊石石,百獸率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公楹而歌。」
3.撫育。通「撫」。《詩經.小雅.蓼莪》:「母兮鞠我,我畜我。」
4.撫慰、撫恤。《左傳.宣公十二年》:「王巡三軍,而勉之。」《戰國策.齊策四》:「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愛子其民。」
1.器物的把柄。《禮記.少儀》:「刀卻,刃授穎,削授。」
2.古代一種打擊樂器,即搏。《周禮.春官.大師》:「帥瞽登歌,令奏擊。」
膺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咬牙捶胸,表示極為悲憤。如:「他膺切齒,發誓要報仇雪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鞭打的刑具。漢.賈誼〈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捶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手。《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阿母大掌,不圖子自歸。」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一坐同時掌而笑,稱美良久。」
膺頓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拍捶胸膛,跺著兩腳。形容悲憤難以自抑。明.沈鯨《雙珠記》第五齣:「離懷種種,行蹤洶洶,嘆骨肉膺頓足,曷勝哀痛。」
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切磨牙齒,拍打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極點。《戰國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心也,乃今得聞教。』」《宋書.卷七八.列傳.蕭思話》:「此月五日,被驛使追命騎還朝,切齒心,輒已鍾疾,雖百口在都,一非所顧。」也作「痛心切齒」、「切齒腐心」。
擗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擗,拍打胸部。踊,以腳頓地。,敲擊。擗踊心形容捶胸頓足,哀痛萬分的樣子。漢.揚雄〈元后誄〉:「四海傷懷,擗踊心,若喪考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樂器名,打擊樂器。屬革類樂器之一。以皮革製成,為兩面鼓,有雙環與黃絲繩(現以其他材質取代),腹中鼓裝有米糠,演奏時繩掛頸上,鼓右面以木棒槌打,鼓左面以手拍打,作用在打拍子,建鼓一擊,搏以兩擊應合,又稱搏或撫拍。音樂停止時,則放在花鼓座上。今仍用於祭孔音樂。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搏,以韋盛糠,形如鼓,以手拍之。」
2.撫奏樂器。《書經.益稷》:「戛擊鳴球,搏琴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護、保護。《戰國策.齊策四》:「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愛子其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拍腿。表振奮、嗟嘆或欣喜的樣子。《莊子.在宥》:「鴻蒙方將髀雀躍而遊,雲將見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樂府》:「奇辭切至,則髀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