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8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穢物。如:「藏納垢」。《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1.不清潔的。如:「水」、「泥」。《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飯已,盡懷其餘肉持去,衣盡。」
2.低劣的、不廉潔的。如:「貪官吏」。《書經.胤征》:「舊染俗,咸與惟新。」《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望風解印綬去。」
1.弄髒。《呂氏春秋.季冬紀.不侵》:「萬乘之嚴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其衣。」唐.白居易〈新樂府.官牛〉:「昨來新拜右丞相,恐怕泥塗馬蹄。」
2.詆毀、毀謗。如:「衊」。漢.揚雄《法言.先知》:「若人老,屈人孤。」《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傳.石昂傳》:「禁其家不可以佛事吾先人。」
3.衰微。《禮記.檀弓上》:「道隆則從而隆,道則從而。」
彎曲不正的。通「紆」。《左傳.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漢書.卷五一.鄒陽傳》:「回面行,以事諂諛之人。」
洗滌去。《詩經.周南.葛覃》:「薄我私,薄澣我衣。」唐.李賀〈送秦光祿北征〉詩:「風吹雲路火,雪玉關泥。」
參見「尊」、「膺」等條。
參見「水」條。
同流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世浮沉。語本《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世。」後多指跟壞人一起做壞事。《三俠五義》第一一二回:「那一派的驕侈倨傲,同流合,已然習慣成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辱、侮辱。漢.王充《論衡.累害》:「以玷言之,清受塵而白取垢。」《西遊記》第七一回:「奈何他玷了皇后,敗俗傷風,壞倫亂法,卻是該他死罪。」
2.點。清.劉大櫆〈張俊生時文序〉:「如棲群蠅於圭璧之上,有玷而無洗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謗、損傷他人的名譽。如:「做人應該正直,不可任意衊他人。」也作「蔑」。
貪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財納賄的官吏。《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驅除這些貪官吏,使威名蓋世。」《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此外有等貪官吏,不顧官聲,不惜民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沾染、弄髒。《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伎傳.管輅傳》:「或因漢末之亂,兵馬擾攘,軍屍流血,染丘山。」
2.感染,因有害物質的傳播而造成危害。《三國志.卷六○.吳書.全琮傳》:「水土氣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轉相染,往者懼不能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骯髒、不潔。《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氣,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穢衣服。」
2.髒亂、不潔的東西。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則破窗塵壁,闃無一人。穢堆積,似廢壞多年者。」
3.拙劣、卑賤。《後漢書.卷六五.皇甫規傳》:「臣雖穢,廉絜無聞,今見覆沒,恥痛實深。」
4.玷、侮辱。《舊唐書.卷一五三.劉迺傳》:「苟不能死,以至於斯,寧以自辱羶腥,復欲穢賢哲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羞辱、恥辱。《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然政所以蒙辱自棄於市販之閒者,為老母幸無恙,妾未嫁也。」《三國演義》第九回:「可惜將軍蓋世英雄,亦受此辱也!」
2.玷。《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以口語遇此禍,重為鄉黨所笑,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丘墓乎?」《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終有望夷之敗,祖宗焚滅,辱至今,永為世鑒。」
納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藏塵垢,聚集物。如:「指甲最容易藏納垢,傳染疾病,所以要常保潔淨,時常修剪。」也作「含垢納」。
2.比喻包藏壞人壞事。參見「含垢納」條。如:「有些地方,龍蛇雜處、藏納垢,成為治安死角。」
名化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化認同(stigmatized identity)係指一個特定的群體,由於歷史背景因素或其特殊的社會情境等,而讓社會中其他團體,通常是較為優勢、強勢的群體對其賦予負面的刻板印象的形容,而其所屬之語言或文化權益等長期被社會忽略,進而造成這個群體中的成員本身對於自身所屬之族群持負面評價,認為其文化較為落後、卑微等,削弱其認同感,產生對自己所屬團體認同上的危機,甚至可能排斥其母文化及表徵,而向主流文化靠攏或被同化。註1目錄1 名化認同相關事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