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63 ms
共 10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盛食品的器皿。器淺似盤,圈足,多數有蓋。盛行於商周時期,後亦作為禮器。《說文解字.豆部》:「豆,古食肉器也。」《詩經.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登。」漢.鄭玄.箋:「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
2.雙子葉植物豆科的泛稱。草本、木本均有。葉多複葉,間或為單葉,互生,通常具托葉。花為蝶形,或兩側對稱,有些為輻射對稱。果為莢果,種子無胚乳,間或含少量胚乳。約一萬六千種,產世界各地。用途極廣,供食用、藥用或觀賞等。
3.姓。如漢代有豆如意,清代有豆文武。
|
煮豆燃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萁,大豆的莖。三國魏文帝曹丕妒嫉其弟曹植的才能而欲加害,命曹植在七步之內完成一首詩,曹植便作〈七步詩〉一首:「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後用煮豆燃萁比喻兄弟相迫,骨肉相殘。《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煮豆燃萁,比兄殘弟。」也作「燃萁煮豆」。
|
目光如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目光短淺,器識狹隘。如:「一個人如果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是不可能擁有美好前程的。」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如:「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成功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
豆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經發酵而成的食品。常用為菜餚的佐料,有鹹淡兩種。淡豆豉亦可入藥。
|
撒豆成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撒放豆子,變成軍隊。舊小說戲曲中所說的一種法術。元.無名氏《十樣錦》第二折:「變晝為夜,撒豆成兵,揮劍成河,呼風喚雨。」《平妖傳》第三一回:「既有這剪草為馬,撒豆成兵的本事,何憂大事不成!」
|
豆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黃豆浸水磨漿,加入鹽滷或石膏使其凝結成塊,再壓去部分水分而成的食品。《紅樓夢》第六一回:「前兒要吃豆腐,你弄了些餿的,叫他說了我一頓。」《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又把豆子磨了一廂豆腐,也都賣了錢。」也稱為「豆脯」、「菽乳」。
|
豌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豆科豌豆屬,一年生攀緣草本,偶數羽狀複葉,小葉二至三對,葉軸先端羽狀分枝成卷鬚,托葉大形,葉狀。夏初開花,花冠蝶形,白色或紫色。莢果略扁平。嫩莢及種子皆可食。種子又可晒乾,磨成粉製餅。莖葉嫩時可食,稱為「豆苗兒」或「豌豆苗」。因豌豆為荷蘭人傳入臺灣,也稱為「荷蘭豆」、「胡豆」。
|
簞食豆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竹器飯食,一木碗羹湯。指簡陋的食物。《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
俎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論語.衛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
2.祭祀、奉祀。《莊子.庚桑楚》:「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閒,我其杓之人邪?」唐.柳宗元〈游黃溪記〉:「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為立祠。」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