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66 ms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段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用語。所謂的「分段舞蹈」(Figrue Dances),係指兩人或多人之舞蹈,可分為若干段,而非一次跳完。每段舞蹈之型式(Pattern)並不相同,步伐不同,有時韻律或節拍亦不同。在分段舞蹈中,每段之所有舞者成為一個團隊(即群舞),乃其基本之部分,與獨舞或踢踏舞表現個人技巧者不同。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織布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布依族民間傳統歌舞。流傳於貴州省惠水、羅甸等縣布依族聚居地區。布依族女孩有從小必須學習掌握紡紗、織布、刺繡、蠟染等工藝,才能被眾人視為優秀女子的傳統。該舞內容自始至終表現了布依族長者教育姑娘掌握開墾荒地、播種棉籽、收穫棉花、紡紗織布等技能,直到織出色彩豔麗、花紋別緻的織錦。全部舞蹈動作以伴唱歌曲《種棉歌》歌詞中的時節性勞動,進行模擬性舞蹈表演。有些段落的舞蹈有男子加入。在織布舞段中,兩男子相對而立。雙手各握兩根扁擔的兩端在地上開合敲擊與上下移動,女舞者在扁擔間跳出跳進;或站立於不斷上下錯落的扁擔之上,用雙手在扁擔間穿梭模擬織布的姿態。整個舞蹈古樸、風趣,技藝性極強。不但是本民族節日時的表...
|
溜婁娜舞;哭泣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這是墨西哥瓦哈卡州(state of Oaxaca, Mexico)的雙人舞。雖然意思是「哭泣的人」(the weeper),但它是一種由男性扮演追求角色,女性扮演愚弄迴避的調情式舞蹈;伴奏的歌曲訴說著拉丁式的熱情,而不是憂傷的情緒。這看來似乎與墨西哥民間傳說中憂鬱的人物溜婁娜(La Llorona)並無關連,傳說中她低聲啜泣、全身包裹著衣服,漫步在寂寞的夜晚,尋覓她失去的小孩。在舞蹈中,跟著三拍的音樂,男士們成圓形移步追逐他心儀的女孩;女孩挑釁地從肩膀向後瞥視。它的舞步類似華爾滋。有時候舞伴們分開,然後再相遇而舞,以二拍的動作配合三拍的音樂。此種舞蹈也類似《桑冬加舞》(見Sandung...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加冕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英格蘭十四世紀時,在英王理察二世(Richard II)加冕後(1377年),於衛斯敏廳(The Hall of Westminster)所舉行的堂皇慶祝舞會。新王由其貴族、主教、騎士與女眷們陪伴,在充滿吟遊詩人樂聲的大廳中起舞,舞會中有列隊致敬、唸頌詞及舞蹈等活動。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伐木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烏克蘭喀爾巴仟山脈(Carpathian Mountain)一支充滿活力的男性舞蹈,模仿樵夫伐木過程的動作;也有男、女舞者合跳的圓舞(Round Dance),各朝反時鐘方向移動。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歐吐哈卡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東加王國(Tonga)當地人民之一種坐姿舞蹈。舞者身抹香油,戴花環,在地上坐成一長排。全身各部位均有律動,包括腳趾在內。並表現絕對準確之節拍。開舞之前,有一段甚長時間是鼓的獨奏,音樂之同一小節必嚴格反覆演奏約三十次。各種舞姿開始舞動時均在無聲中表演,然後領導人突然高唱,唱聲不時為伴奏之鼓聲打斷,而鼓聲節拍不變直至將結束時,速度始稍稍增快。跟隨領唱者的旋律其他舞者齊聲演唱第二部,並反覆唱同一主旋律,直至領唱者做出手勢後,始行改變。曲調升高後,舞姿亦改變,節拍加速,合唱亦漸至尾聲。最後歌聲拖長,舞蹈隨歌聲漸低而結束。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青年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匈牙利從前的募兵舞蹈。1848年至1949年間實行徵兵制後便已廢除,在此之前,習俗上軍團會遣派最好的舞者參與募兵巡迴團,他們用鮮亮的制服,絢目的舞蹈以及令人振奮的音樂來吸引青年人加入陣營。1850年後,雖然募兵人員素質滑落,也不再使用制服,但並未消止跳舞,只不過舞者可能從他們所屬徵兵區的村內抽籤產生;接著,《匈牙利圓舞》(Kormagyar)和《恰達士舞》(Csaradas)蓬勃發展,於是《青年舞》連同此名稱只保留在焦爾(Gyor)的多瑙河流域,以及多瑙河和西斯河(Theiss)間的羅馬尼亞村落內。《青年舞》主要是由男子獨跳的環形舞,類似這樣的舞蹈,較著名的有《里津耶斯》(Legenye...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魔鬼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南印度卡那拉(Kanara)地方之寺廟中,極為著名之祭祀性舞蹈。印度的寺廟,自棕櫚屋頂之小廟宇至大型之寺廟建築,皆供有若干銅製的象徵性神像。其種類視Bhuta的「司地」而異。此類Bhuta常被認為是煞神或瘟神等凶神,主要根據降魔說,一種有力的精靈崇拜說(Animism),運用法術驅除邪魔惡靈;其理論為萬物皆有靈魂,因此應尋求一種集中的力量,運用法術驅逐此魔鬼惡靈。舞者以單調的律動,反覆迴轉,直至可能逐漸進入一種恍惚狀態,以接受神的訊息。表演者臉部化□如《卡達卡利舞劇》(Kathakali)之臉譜。
宮尾慈良《舞踊 人類學》1987,日本學習研究社《世界民族大觀》:1980,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非洲響弦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名。「響弦鼓」(snare drum)又稱「邊鼓」(side drum),或軍樂隊及管弦樂隊所稱的「小鼓」。用幾條腸衣、金屬線或纏金屬線的絲弦(響弦)繃在下面的鼓皮上。敲擊上面的鼓面時,振動通過空氣傳至下面的鼓皮,響弦與鼓皮共振,發出清脆、響亮的高調音響。非洲約路巴(Yoruba)族及「努配」(Nupe)族人在舞蹈,中也使用相似的鼓,當地稱「邊比」鼓〔參見Bembe〕,此鼓所配合的舞蹈學者稱「響弦鼓舞」(snare drum dances),因其鼓樂有別於其他鼓聲,舞蹈亦顯特殊性。其舞蹈流動較平順,有時會有快速的足部動作接在停頓或某舞姿之後,然後才是彎曲及旋轉。雙臂大多向前平行延伸,也會有...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African Dance》.
|
正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名。晉代雅樂舞蹈。晉武帝司馬炎泰始二年(西元266)改製郊廟歌,但樂舞,仍沿用魏代的雅樂舞蹈。七年之後,於晉武帝泰始九年(西元273)「荀勗遂典知樂事,使郭瓊、宋識等造《正德大豫之舞》,而荀勗及傅玄、張華又各造此舞歌詩」(《宋書.卷十九》)晉的雅樂舞蹈有一、《正德舞》:晉新創之舞。二、《大豫舞》晉新創之舞。又以《正德舞》為前舞,《大豫舞》為後舞。三、《宣武舞》:原為漢代《巴渝舞》,魏改為《昭武舞》。四、《宣文舞》:原為漢代《文始舞》,魏改為《羽籥舞》,晉仍沿用,但改名《宣文舞》,以示不相沿襲。北周時,凡郊廟祭祀所用之舞中仍有《正德舞》。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