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93.6203 ms
共 13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筒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屬藏族、蒙古族吹奏的樂器。古代用於軍樂,約在西元十世紀,就已使用於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區古格王國的宮廷樂隊。銅製,筒身分上、下兩節,上細下粗,上端吹口呈杯狀,下端呈喇叭狀。吹奏時,將號筒扛於一人肩上,另一人手扶筒的上部吹奏。音量宏大,發音粗獷、低沉。多用於喇嘛寺院佛事、儀式樂隊。也稱為「大銅角」、「銅冬」、「銅洞」。
|
羅宋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俄式濃湯。以紅甜菜為主,加入紅蘿蔔、番茄、洋蔥、萵苣、牛肉等熬煮而成的湯,並以酸奶等調味。番茄的酸味和紅色湯汁為其特色。臺式羅宋湯多以番茄代替紅甜菜。是斯拉夫民族的一種菜湯,烏克蘭被認為是發源地。§英Russian [例]羅宋湯由多樣蔬菜熬煮而成,味道鮮甜且營養豐富。
|
馬頭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擦弦樂器。蒙古族的傳統樂器,蒙語稱為「莫林胡爾」。內蒙古東部部分地區稱為「綽爾」。兩弦,夾於雙膝之間演奏,弓弦分離,以指背按弦,其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故稱為「馬頭琴」。除獨奏外,並可為民歌、說書的伴奏,或與四胡等樂器合奏。
|
本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根基。《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一》:「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轉蓬離本根,飄颻隨長風。」《文選.曹冏.六代論》:「臣聞公族者,國之枝葉,枝葉落則本根無所庇蔭。」
|
並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出現、同時存在。漢.班固〈公孫弘傳贊〉:「群士慕響,異人並出。」南朝梁.沈約〈恩倖傳論〉:「郡縣掾吏,並出豪家,負戈宿衛,皆由勢族。」
|
吞聲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抗爭。
|
銅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用銅鑄成的鼓,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鼓身多半有精緻的紋飾。此種打擊樂器流行於大陸地區廣西、廣東、雲貴、湖南、四川等少數民族地區。
|
東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周時代對山東地區一些少數民族或邦國的通稱。《文選.揚雄.長楊賦》:「其後熏鬻作虐,東夷橫畔。」《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
|
名門淑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教謹嚴,儀態嫻雅、端莊的女子。如:「她磊落大方的舉止,展現了名門淑女的風範。」
|
吐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吹管樂器。流行於雲南景頗族,無簧。將竹子挖空,吹孔開在管身中央,演奏時橫吹,左手拇指按左管口,右手掌心置右管口,兩手做各種悶、放組合,配合以吹氣的力度變化,可奏出兩個八度以上的音。多用於獨奏,或民間集體舞蹈伴奏。當稻穀黃熟時,小孩和年輕人均喜歡吹吐良,以驚散鳥雀。也稱為「妥任」。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