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1.58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吸入或口服含氰的物質而引起的急性中毒。致死劑量是五毫克。嚴重者立即昏迷,二至三分鐘內停止呼吸;輕微者頭痛、嘔吐、呼吸困難。
中毒性心肌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毒物直接或通過神經-體液作用機體引起的心肌疾病,如心肌功能障礙、心肌纖維變性和壞死。引起心肌病的毒物包括一氧化碳、砷化氫、硝基苯、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窒息性毒物;銻、砷、鋇、鈷等金屬或類金屬;氯甲烷、溴甲烷、氟化烴等鹵代烴;有機磷、有機氯農藥等。常見症狀有心悸、胸悶、乏力,嚴重時含心臟衰竭、肺水腫、休克及猝死。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心肌損害、心律不整及傳導阻礙等改變。治療原則除脫離接觸與特效解毒外,與一般心肌炎及心律失常相似。
中毒性白血球減少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毒物循環中白血球數少於3×109/升的疾病。可能為顆粒狀白血球缺乏症(少於1×109/升)或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早期表現。其發作通常無特殊症狀,僅特別容易發生上呼吸道等輕度感染。但若白血球數降至0.5×109/升以下,則易發生嚴重感染,甚至較少見的病原菌感染,如黴菌血症亦可能發生。抗癌藥、氨黴素、磺胺等藥物,苯、二硝基酚、滴滴涕、巰基酸、砷、草酸二乙酯等化學物品均可能引起本症。治療原則是避免繼續暴露,支持療法及預防繼發感染。
地方性氟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氟(F)是食物和飲水中的正常成份,也是基本營養素,飲食缺氟則較易蛀牙,對牙齒保健極為重要,適量的攝取可防止60-65%的蛀牙。可是攝取過多時則會引起不雅觀的氟齒斑。這種症狀常見於飲水含氟太高的地區,飲水含氟愈高,齒斑愈普遍。地方性慢性氟中毒是很普遍的現象,多半是飲水引起的,但也有工業污染引起的,例如中國大陸燃煤的氟含量高,燃燒後污染環境經食物為人攝取。氟攝取進入人體後沈積於牙齒及骨骼,過量的骨骼沈積也會引起氟骨症。為了防止地方性氟中毒,飲水中的氟含量標準是2.0ppm。
含草酸植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因接觸或服食含草酸之植物或其汁液引起的中毒。屬於這類的植物包括姑婆芋(Alocasia macrorrhiza)、臺灣姑婆芋(A. cucullata)、彩葉芋(Caladium hortulanum)、芋(Colocasia esculenta)、黛粉葉類(Diffenbachia)、黃金葛(Rhaphidophora aurea)、海芋(Zantedeschia aethiopica)、龜背芋(Monstera deliciosa)、窗孔龜背芋(M. obliqua)、掌裂蔓綠絨(Philodendron laciniatum)、叢立孔雀椰子(Caryota mitis)、酸模(Ru...
黃磷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態黃磷接觸皮膚可引起灼熱,可在空氣中自燃,其「煙」是呼吸道及眼之刺激劑。全身性中毒的早期症狀為腹痛、黃疸、呼吸有蒜味。長久吸入引起貧血、骨骼壞死,特別是上下頜骨等,叫磷頜。急性中毒引起肝、腎及心肺功能不全,為肝毒物,可致死。過度暴露工人有齒痛的現象,唾液分泌過度,落齒,接著而頜腫痛。骨骼壞死的痛程是10月到18年。
吸入中毒機率係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衡量急性吸入性中毒發生可能性。一般以有毒物質的飽和蒸氣濃度(C20℃)與其小白色鼠半數致死濃度(LC50)之比值,即Iac=C20℃/LC50,此系數愈大時引起急性吸入性中毒的可能性愈大。
中毒性骨骼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毒物可累積在骨骼,而不造成明顯骨骼損傷(如骨內的鉛沉積症),也可產生骨質變化。如氟中毒造成骨質硬化;或鈣質流失的骨質疏鬆症如鎘中毒引起的痛痛症等,氯乙烯引起的肢端溶症等。(參見各相關化學物質中毒)。
沙門菌屬食物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沙門菌屬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菌主要有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豬霍亂沙門菌等。主要發生在夏秋季,特別是6至9月;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為病畜肉和帶菌性牲畜的肉類,少數為家禽和蛋類等。由沙門菌的內毒素和活菌引起腸炎,其潛伏期一般為12至24小時。最常見者為胃腸炎型,出現寒顫、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發熱。重症可有驚厥譫妄、脈搏頻弱並出現紫紺,可因心臟衰竭、無尿症及劇烈痙攣而死亡。尚有類霍亂型、類傷寒型、類感冒型及敗血症型。嘔吐物、糞便及可疑食物可分離出致病菌,治療可口服氯黴素或氨青黴素,並給以對症及支持療法。
魚膽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誤食膽毒性魚類之膽所引起的中毒症。致病魚種為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鯉魚 (Cyprinus carpio)、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白鰱(Hu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黑鰱(Aristichthy nobilis)等淡水魚類。毒素主要分布於膽。在中國大陸、臺灣、泰國、香港、韓國等地都曾報告因吞食魚膽而中毒的案例。膽汁毒素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指出至少有兩種物質,膽鹽及膽醇。潛伏期約0.5~14小時,短時間內造成肝腎衰竭,嚴重者引起死亡。主要症狀包括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症狀;另外食後1~3天可出現黃...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