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約山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衣帶;泰山崩壞,小如礪石(磨刀石)。你們的官爵才會變動。這是漢高祖向眾功臣許下的諾言,保證他們現在受封的爵位土地會世代相傳,絕不撤銷。所以唐代的司馬貞寫劉邦:「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這段以黃河、泰山為喻的誓言。後來「海誓山盟」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將「河」換為「海」,同樣是指誓約如山海般堅固持久,永恆不變。後世多用在男女感情約定上。
腹心之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無所用之。越不為沼8>,吳其泯9>矣!」 〔注解〕 (1) 吳:春秋時吳國。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於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2) 朝:古代見人皆稱「朝」。多用於卑見尊、下見上。如臣下進見君長、晚輩問候長輩。諸侯相拜見亦稱為「朝」。 (3) 饋賂:音ㄎㄨㄟˋ ㄌㄨˋ,贈送財物。 (4) 豢:音ㄏㄨㄢˋ,以利益引誘、收買他人。 (5) 越:春秋時越國。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6) 欲:期望、希求。 (7) 石田:不能耕種的田。比喻毫無用處的物品。 (8) 為沼:變成池沼,表示亡國。 (9) ...
隨勢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太宗。 (4) 世充:王世充(?∼西元621),字行滿,隋新豐人。隋末廢皇泰主,自即帝位,建國號鄭,後以洛陽城降唐。唐徙王世充於蜀地。臨行時為仇人所殺。 (5) 日踧月迫:一天一天的逼近。踧,音ㄘㄨˋ,同「蹙」,逼迫、逼近。 (6) 懸首:殺人而懸掛其首級以示眾。 (7) 面縛:面向前而雙手反綁在背後。 (8) 翹足可待:舉足...
應變隨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淵之次子。聰明英武,兼通文學。隋末,輔佐高祖起兵,平定四方,代隋而有天下,受封為秦王。即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太宗。 (4) 世充:王世充(?∼西元621),字行滿,隋新豐人。隋末廢皇泰主,自即帝位,建國號鄭,後以洛陽城降唐。唐徙王世充於蜀地。臨行時為仇人所殺。 (5) 日踧月迫:一天一天的逼近。踧,音ㄘㄨˋ,同「蹙」,逼迫、逼近。 (6) 懸首:殺人而懸掛其首級以示眾。 (7) 面縛:面向前而雙手反綁在背後。 (8) 翹足可待:舉足...
智以利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俗語。 (6) 馮亭:?∼西元前259,戰國韓國人。原為上黨守,因秦絕上黨歸韓之道,於是附趙,受封華陽君。在長平之戰中,與趙將趙括一起對抗秦兵,後戰死。 (7) 長平:戰國趙邑。戰國秦將白起曾在此大敗趙國,阬殺趙降卒四十餘萬,是為「長平之戰」。 (8) 邯鄲:戰國趙首都。地約在今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盟山誓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衣帶;泰山崩壞,小如礪石(磨刀石)。你們的官爵才會變動。這是漢高祖向眾功臣許下的諾言,保證他們現在受封的爵位土地會世代相傳,絕不撤銷。所以唐代的司馬貞寫劉邦:「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這段以黃河、泰山為喻的誓言。後來「海誓山盟」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將「河」換為「海」,同樣是指誓約如山海般堅固持久,永恆不變。後世多用在男女感情約定上。
利以昏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俗語。 (6) 馮亭:?∼西元前259,戰國韓國人。原為上黨守,因秦絕上黨歸韓之道,於是附趙,受封華陽君。在長平之戰中,與趙將趙括一起對抗秦兵,後戰死。 (7) 長平:戰國趙邑。戰國秦將白起曾在此大敗趙國,阬殺趙降卒四十餘萬,是為「長平之戰」。 (8) 邯鄲:戰國趙首都。地約在今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誓山盟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衣帶;泰山崩壞,小如礪石(磨刀石)。你們的官爵才會變動。這是漢高祖向眾功臣許下的諾言,保證他們現在受封的爵位土地會世代相傳,絕不撤銷。所以唐代的司馬貞寫劉邦:「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就是描述這段以黃河、泰山為喻的誓言。後來「海誓山盟」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將「河」換為「海」,同樣是指誓約如山海般堅固持久,永恆不變。後世多用在男女感情約定上。
茅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為社祭的祭壇,分封諸侯時,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壇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黃土,給受封者在封國內立社,稱為「茅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成王廣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漢.李陵〈答蘇武書〉:「陵謂足下當享茅土之薦,受千乘之賞。」
分茅列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古代天子分封諸侯,用白茅包裹泥土授與受封者。列土,分封土地。 出處漢蔡邕獨斷:「分茅列土。」 用法用以指功臣受封。 例句周武王克服殷後,昔日大臣有功者皆分茅列土。 似詞列土封疆 反詞無功不祿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