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預兆、細微的跡象。《易經.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明.方孝孺〈深慮論〉:「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防備、抵禦。《易經.辭下》:「上棟下宇,以待風雨。」《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傳》:「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有條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盤庚欲從河北遷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悅,內容是一篇盤庚安民的訓辭,他說:我如今遷都,並非荒廢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們隱藏了這個美德,不畏懼我這個君王。我內心非常清楚,只是拙於謀劃,以致造成你們的過失。就像網要在綱上,才能條理分明而不雜亂;農民從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會有豐收的道理一樣。後來「有條不紊」被用來指條理分明,有次序而不雜亂。
當仁不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仁不讓」是指面臨仁義之事而不謙讓。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篇,孔子說:「當仁不讓於師。」大意是說:遇到有關仁義的事,就要趕快去做,即使面對自己的老師,也不必謙讓。為什麼孔子會如此強調「仁」的重要呢?因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美好的關係」,在家裡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關係;擴大到社會上,就是君臣有禮、朋友有義的關係。「仁」從個人修身做起,最後擴充成為維家庭和社會的力量。這種力量發揮到極致,就是「大同世界」的達成。所以「當仁」的事情,當然「不必謙讓」,反而要爭先去做。後來「當仁不讓」演變為成語,用來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泥鴻爪」。見「雪泥鴻爪」條。 01.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二.下河舟中雜詩》:「一江分去路,兩地相思。泥雪飛鴻跡,蒹葭白露詩。」 參考詞語︰飛鴻雪爪注音︰ㄈㄟ ㄏㄨㄥˊ ㄒㄩㄝˇ ㄓㄠˇ漢語拼音︰fēi hóng xuě zhǎo釋義︰猶「雪泥鴻爪」。見「雪泥鴻爪」條。 01.清.陳維崧〈風入松.當年結夏〉詞:「浮世飛鴻雪爪,故山亂葉茅庵。」 參考詞語︰鴻爪雪泥注音︰ㄏㄨㄥˊ ㄓㄠˇ ㄒㄩㄝˇ ㄋ|ˊ漢語拼音︰hóng zhǎo xuě ní釋義︰即「雪泥鴻爪」。見「雪泥鴻爪」條。 01.清.袁枚〈答何獻葵明府書〉:「追憶當年留宿,或提燈而采荷葉,或曳足而仰星河……忽忽四五年,鴻爪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周全、盡心盡力。如:「曲盡孝道」。《易經.辭上》:「曲成萬物而不遺。」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挈領」係由「提綱」及「挈領」二語組合而成。 「提綱」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文中提到:會張網的人,只須牽動網的大繩,就能把魚網張好。如果要一個一個去牽引網目,才能把網張開,那是非常辛苦而且艱難的工作。只要能提住魚網的總繩,使網孔張開,魚兒自然就入網了。所以官吏跟人民的關係,就像樹葉的本,魚網的綱,所以聖人只要治理好官吏就好,不用直接治理人民。 「挈領」則是出自《荀子.勸學》。荀子在此篇提及,要追溯先王的本源,窮究仁義的根本,崇尚「禮」,是入道的捷徑。就好比用手提起皮衣的領子,屈著五指一抖,整件皮衣的毛就都順順溜溜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提綱挈領」,用來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組玉佩上端的橫玉。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壯部》:「珩者,佩首橫玉,所以組。」《國語.晉語二》:「黃金四十鎰,白玉之珩六雙。」三國吳.韋昭.注:「珩,佩上飾也。珩形似磬而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滋味。如:「鮮美」、「味鮮可口」、「這魚湯真鮮。」
活的海產或新宰殺的鳥獸等。如:「海鮮」、「生鮮」。
新生產上市的食物。如:「時鮮」、「嘗鮮」。
新嫩、不陳腐的。如:「鮮果」、「鮮花」。
色彩明亮光豔。如:「鮮豔」、「顏色鮮明」。
新奇。如:「屢見不鮮」。
少、寡。如:「鮮少」、「鮮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揣度、估量。《易經.辭上》:「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紅樓夢》第九四回:「究竟那些人能彀回家不能,未知著落,亦難虛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