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7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桑代克學習三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桑代克的學習三定律即是練習律、準備律和效果律(Thorndike’s Laws of Learning)。桑代克根據「迷籠中的貓」實驗,提出聯結學習理論。貓在迷籠中學會拉環取食前,有多次嘗試行為,初次正確行為是偶然的,經過重複歷程後,貓學會立即拉環做出正確反應。其理論又稱為聯結主義,不採取刺激代替的原理去建立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在動物多項反應中,選定欲增強者,在個體每次反應後給予獎賞,從而加強其以後重複出現的機會。更進一步,桑代克提出影響刺激與反應關係建立的法則有三:練習律、準備律和效果律。練習律是刺激與反應的連結,隨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量詞:(1)計算重量的單位。一兩的百分之一。(2)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畝的十分之一。(3)計算貨幣的單位。一元的百分之一。(4)計算時間的單位。六十分為一小時。如:「他花了數分的時間完成這項實驗。」(5)計算角度的單位。一度的六十分之一。(6)計算程度深淺的單位。如:「一分努力,一分收穫。」「逢人只說三分話。」
莫非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 A. Murphy(生於1917年)命名,他是愛德華空軍基地的工程師,從事人類對加速度承受能力的實驗。他發現同仁總是會把加速計的固定器裝反,因而脫口而出他的觀察。這句名言被受試者在記者會上引述,很快在航太工程研究者之間散播開來,並陸續有人加上新的法則。直到1958年,「莫非定律」正式被列入韋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但是莫非本人從未發表過莫非定律,這點倒是蠻符合莫非定律的。莫非定律風行一時,至今已經發展出各種類別,從莫非通則到電腦、家庭、工作、政府等等,各種領域都有人找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莫非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進行某事。如:「做生意」、「做實驗」、「做事」。
迥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相異。[例]前後兩次的實驗結果迥異,因此我們正在尋找問題的癥結。
銘印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起源2 學習應用3 例子4 相關文獻 起源「銘印效應(imprinting)」也稱為「銘鑄」行為與「印痕作用」。此為德國著名行爲學家海因羅特自小鵝破殼而出的實驗中歸納而來,而後由德國另一位行爲學家洛倫茲,命名爲銘印效應。一九一○年,勞倫茲在他最著名的研究中,將一窩灰雁的蛋分開,一部份留在母雁處;另一部份則移至孵卵器中孵育。由母鳥孵出的幼雛表現正常,會跟隨在母雁後方,正常的成長並與其他的雁交配繁殖。當人工孵育的卵孵化時,幼雛出生時的幾個小時中與工作人員相處在一起而不是母雁,自此之後,他們就緊跟在勞倫茲後並表現出不認...
歸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的。個人以後類似行為動機的強弱,將決定於他對以前行為結果所做的歸因解釋。  基於以上三個假設,經由實驗研究的結果,溫納發現一般人對從事過有關失敗的工作之後,多將自己行為結果之所以成功或失敗,歸結為以下六個原因: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工作是否勝任。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池中是否盡力而為。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運氣:個人自認此次工作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其他:個人自覺此次成敗因素中,除了上述五項之外,有何其他事關人與事的影響結果(如別人...
行動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展的行動研究社區發展方面應用行動研究,源於1960年代,當時為了解決美國貧窮問題,乃嘗試以一種社會實驗,讓資源集中於重點社區,探討社會問題的成因,實驗新的處理方法,同時監測結果,並將研究結果回報給政府及地方發起人,共同決定政策上的運用。這種取向顯示,行動研究適合應用社會科學的知識及研究技術來解決社會的問題。教育的行動研究教育界在1940年代晚期開始嘗試運用行動研究,到了50年代晚期與60年代初期間,由於美國學術風氣偏好政府支持的大規模研究,因而放...
理情行為治療(REB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個案工作師主動引導案主注意自已已成習慣的思考習慣及信念。REBT是一 個以理性認知為主、提出邏輯實驗性的思考型態,並配合注重教育功能之家庭作業,來對當事人思考傾向提出挑戰、進而改變其習慣性行為反應的治療諮商方法。REBT諮商員的特質是幽默、誠懇、直接、務實,以瞭解人性的限制的態度上協助案主恢復面對人生難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怎麼想,就怎麼感覺;怎麼感覺,就怎麼做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件的看法沒有人可以在你身上製造任何情緒,除非你那麼想我被「你」氣死的謬論,麻煩總是自找的由多個角度角度來看待事物REB...
行為學派學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探討影響個體並且可能導致行為的制約,以及單純的行為本身解釋學習歷程。行為主義學習論依據對動物相關實驗,建立「刺激─反應」連結關係的操作制約學習理論,用來解釋人類的學習歷程和獲得經驗的學習歷程。行為主義對學習產生的觀點如下:(1) 行為基礎是由個體的反應所構成的。(2) 個體的行為是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被動學習來的,不是與生俱來的或是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3) 從動物實驗的研究所得的行為原則,可用來推論或解釋一般人的同類行為。行為學派在人類學習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