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小說《子不語》,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齊名。PS2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寫有著名的《隨園食單》,是清朝一部系統地論述烹飪技術和南北菜點的重要著作。該書出版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袁枚提倡吃豆腐,他說豆腐可以有各種吃法,什麼美味都可以入到豆腐裏。有一天,杭州有一個名士,請他吃豆腐,是用豆腐和芙蓉花烹煮在一起的。豆腐清白如雪,花色艷似雲霞,吃起來,清嫩鮮美,嘆為觀止。袁枚急請教做法。主人秘不肯傳,笑道:“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你肯為豆腐三折腰,我就告訴你。”袁即席折躬,躬畢大笑,說;“我今為豆腐折腰矣!”主人告訴他這個...
拉朽摧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摧枯拉朽」。見「摧枯拉朽」條。01.《舊五代史.卷二七.唐書.莊宗本紀一》:「若簡練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憤激之眾,擊彼驕惰之師,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圍定霸,在此一役。」02.《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卷上.禮烈親王》:「太宗大度如天,從諫如流,固宜海內英豪,聞風景附,屋彼明社,有如拉朽摧枯也。」 
六才子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金聖歎集《莊子》、《離騷》、《史記》、杜甫之律詩、《水滸傳》、《西廂記》為六才子書。清.金聖歎〈三國演義序〉:「余嘗集才子書者六,其目曰:《莊》也,《騷》也,馬之《史記》也,杜之律詩也,《水滸》也,《西廂》也。」
補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籍正文還有遺漏,列在後面另加說明,稱為「補遺」。或將原書遺漏的部分另作專冊,亦稱為「補遺」。如清朝阮元的《三家詩補遺》。
慣養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嬌生慣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嬌生慣養」指在備受寵愛縱容中成長。此語見於《醒世姻緣傳》。《醒世姻緣傳》是清朝蒲松齡撰,共一百回。寫狄希陳兩世惡緣的報應,著重於描寫家庭社會的各種現象,尤其是婦女的悍妒、家庭怨憎之事,都歸因於陰騭果報之說。其中有一段描述農民晁無晏、晁思才稱霸族裡,不得善終的故事。晁無晏死後,晁思才想要謀取晁無晏的家財,假意收留晁無晏的兒子小璉哥,卻把小璉哥當奴婢使喚,還要他跪著磕頭。作者在文中寫了一句:「本是嬌生慣養子,做了奴顏婢膝人。」是說小璉哥從小是晁無晏的獨子,備受寵愛,沒吃過什麼苦,沒想到卻落了當人奴婢。晁思才因為謀奪晁無晏的家財,所以想斬草除根,以除後患...
顧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然很靈,不少全國著名的學者、文人應召到京城,做起官來了。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是明朝的臣民,到清朝做官是喪失氣節的事。他們寧願冒殺頭的危險,也不肯應召。其中有一個是著名的思想家顧炎武,有人想推薦他應博學鴻詞科,他寫信回答說:"我這個七十歲的老翁還巴望個什麼?欠缺的就是一死,如果一定要逼我應召,我只能一死了事。"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人,出身江南大族,他的祖父是個很有見識的人,認為讀書一定要研究實際。顧炎武受祖父影響,從小喜歡讀《資治通鑒》、《史記》和孫吳兵法等書,十分關心時事。后來參加科舉,沒有考中,就幹脆下決心放棄科舉...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源俊上任開始,使用校歌旋律做為該校鐘聲,成為該校一大特色。台北城城牆石:堆放於圖書館旁,是現在僅存的清朝台北城城牆石 校訓無私謂之「公」Justice無欺謂之「誠」Sincerity無怠謂之「勤」Diligence無華謂之「樸」Simplicity 校徽鐘鐸造形(中央):「鐸」是一種手搖發音大鈴,為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所用。孔子曾被比喻為「木鐸」,所以「鐸」也代表教育工作者,亦為師範教育的傳統象徵。鐘鐸內部白色飛羽:展翅飛翔的雙翼象徵活力、進取、生生不息、含任重道遠之意。鐘鐸下方紅色飛羽:象徵在日新又新中不斷進步,並表示優秀...
八國聯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中規定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分三十九年付清(到1940年)連本帶利,中國需付九億八千萬兩以上,約為清朝十年的歲入;再加上其它的借款,清朝每年須付賠款與借款四億兩千萬兩以上。中國財政已面臨破產局面,只好以債養債,或加重人民的負擔,而且,財政須外靠外國借款支持,在經濟上也失去了自主權。條約又規定撤除大沽砲台及北京到渤海灣之間的砲台,北京成為不設防的首都;外國軍隊可以屯駐於北京到渤海灣的重要地區,從此列強不必遠從己國派遣軍隊來攻打,只要利用這些屯駐軍隊...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人,曾任阿里山通事,後死於與原住民的衝突。吳鳳傳說曾盛行二百多年,對原住民形象有極大影響。目錄1 生平2 吳鳳捨身傳說2.1 分期2.1.1 鄉野流傳與記錄時期2.1.2 日人宣傳運用時期2.1.3 國府儒化時期2.1.4 消滅3 相關文獻3.1 劉家謀‧海音詩3.2 《臺灣通史‧吳鳳列傳》3.3 小學國語課文選例4 參考書目 生平吳鳳(康熙38年~乾隆34年,1699年~1769年),福建和平縣人,幼年隨父母來臺,居住在鹿麻產(今嘉義縣竹崎鄉鹿滿村)。後學會阿里山番社語言,與原住民從事買賣,24歲時被任命為阿里山通...
傀儡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但能街頭表演,也在豪門宮中搬演大戲,戲班的身手靈活矯健、演唱功力深厚,傀儡戲的風潮遍及各地。然而清朝末年民生凋敝,傀儡戲的發展也越顯衰微。尤其傀儡戲在臺灣多用來驅邪「祭煞」,少有人把傀儡戲視為娛樂,因此發展也十分慘澹。(註1)目前臺灣有名的傀儡戲操偶人,首推宜蘭福龍軒傀儡戲團團主許建勳(1934~)。 傀儡戲的組成一般來說,傀儡戲偶高一尺七寸,角色臉譜如同平劇一樣有生、旦、淨、丑。傀儡戲偶的頭部與四枝都是木雕品,身體主幹用竹編成,以布衣連接各部位、套上戲服,最後在各部位接上「操線」才大功告成,一個戲偶的線多達9~20...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