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緘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緘其口」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向《說苑.卷一○.敬慎》1>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2>之前,有金人3>焉,三緘4>其口,而銘5>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孔子顧謂弟子曰:「記之!此言雖鄙,而中事情。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行身如此,豈以口遇禍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太公金匱》。 (2) 陛:臺階、階梯。 (3) 金人:金屬鑄成的人像。 (4) 緘:音ㄐ|ㄢ,閉。 (5) 銘:刻鏤。〔參考資料〕 《太公金匱》(據《意林.卷一》引)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
更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大宋宣和遺事.元集》:「朝廷任用南人為相,必有更變,天下自此多事矣。」
相逢狹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於宋.蘇軾《艾子雜說》。 (2) 隘:狹窄。〔參考資料〕 宋.蘇軾《艾子雜說》營丘士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難,而不中理。一日,造艾子問曰:「凡大車之下,與橐駝之項,多綴鈴鐸,其何故也?」艾子曰:「車駝之為物,其大,且多夜行,忽狹路相逢,則難於回避。以藉鳴聲相聞,使預得回避爾。」營丘士曰:「佛塔之上,亦設鈴鐸,豈謂塔亦夜行而使相避耶?」艾子曰:「君不通事理乃至於此!凡鳥鵲多託高以巢,糞穢狼藉。故塔之有鈴,所以警鳥鵲也。豈以車駝比耶?」
天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辭的篇名。屈原所作。屈原遭放逐之後,憂愁苦悶,對天地間許多事情感到懷疑,提出疑問以抒愁悶,故作天問。《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遠遊天問,瑰詭而惠巧。」
放達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放蕩不羈」之典源,提供參考。 1、「放蕩」:《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武帝既招英俊,程其器能,用之如不及。時方外事胡越,內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或為郡國守相至公卿,而朔嘗至太中大夫,後常為郎,與枚皋、郭舍人俱在左右、詼啁而已。久之,朔1>上書陳農戰彊國之計,因自訟2>獨不得大官,欲求試用。其言專商鞅3>、韓非4>之語也,指意放蕩,頗復詼諧5>,辭數萬言,終不見用。 〔注解〕 (1) 朔:東方朔(西元前154∼前93),西漢平原人,字曼倩。武帝時,入長安自薦,待詔金馬門。後為常侍郎、太中大夫。滑稽有急智,善觀察顏色,直言極諫。曾以辭賦戒武帝奢侈,又陳農戰...
噤如秋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向您推薦,見到違背正道、喪失節操的人就向您糾舉,使您賞罰得宜,英名遠揚,報知遇於萬一,實在不是我想多事啊!」太守聽了杜密的話,對杜密又敬佩又慚愧,就待杜密更好了。後來「噤若寒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敢說話。
罄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完、竭盡。《晉書.卷一二二.呂纂載記》:「比年多事,公私罄竭。」《宋史.卷三八八.李浩傳》:「反覆數千言,傾倒罄竭,見者悚慄。」也作「罄盡」。
精明強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靈敏銳,做事能幹。《清史稿.卷四一八.毛昶熙傳》:「今日之封疆大吏,以地方多事,喜用精明強幹之員,而不求愷悌循良之吏。」《官場現形記》第四○回:「別的朋友都靠不住,只有夏口廳馬老爺精明強幹,會能隨機應變。」也作「精明能幹」。
一心一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先問過上司,那麼上司訂定的原則就沒有意義了;假使問了又不能按照上司的決定去做,也是不應該。所以在很多事上,就自己作主了。其中「推一心,任一意」是指揣測上司的想法,與上司同心。「一心一意」就表示同心同意的意思,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他不拘一文二文,常自喜不吝捨。他妻子見慣了的,況是女流,愈加信佛,也自與他一心一意,雖是生意淺薄,不多大事,沒有一日不捨兩文的。」「一」也有專注的意思,因此後世也用「一心一意」表示心意專一之意。如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指兩人的情感濃厚、專一,無窮無盡,用如膠似漆都無法形容。後來「一心一意」這個成語就從「推...
量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器物容量大,可容受眾多事物。後亦指人氣度恢宏,能寬容他人。《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待人須當量大,師德貴於唾面自乾。」《水滸傳》第一九回:「可憐王倫做了半世強人,今日死在林冲之手。正應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