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要求。如:「苛求」、「求全責備」。《論.微子》:「無求備於一人。」《論.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4.貪圖。《論.子罕》:「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唐.徐夤〈潤屋〉詩:「潤屋豐家莫妄求,眼看多是與身讎。」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生常談」之「談」,典源作「譚」。 「譚」同「談」。老書生的尋常言論。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本《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嘆、疑怪的意思。《玉篇.口部》:「吁,疑怪之辭,驚也。」《文選.張衡.東京賦》:「吁!漢帝之德,侯其褘而。」唐.韓愈〈進學解〉:「吁!子來前!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額外的收入、費用。如:「撈油水」。《鄰女》第二回:「你一路上發的水還不彀麼?還要到這地方來想方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言。《史記.卷八○.樂毅傳》:「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宣布、張揚。《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國.晉五》:「是故伐備鍾鼓,聲其罪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請求。如:「告饒」、「告假」、「告貸」。《國.魯上》:「國有饑饉,卿出告糴,古之制也。」
1.對大眾宣布的言或文字。如:「公告」、「廣告」、「文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加上外衣。《論.鄉黨》:「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三國魏.何晏.箋:「必表而出之,加上衣。」
遷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更改、改變。《國.齊》:「內教既成,令勿使遷徙。」《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面。常用「邊……邊……」的式表達。如:「邊做邊學」、「邊走邊吃」、「邊吃飯邊看電視」。
倒屣相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急著迎接客人,而將鞋子穿倒了。本《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王粲》。後用「倒屣相迎」比喻熱情迎接賓客。 △「屣履出迎」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