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00.2301 ms
共 5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勵兵秣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唐.陳子昂〈為建安王與遼東書〉:「請都督勵兵秣馬,以待此期。」《水滸傳》第九四回:「知蓋州失守,料宋兵必來取關,日日勵兵秣馬,淮備迎敵。」也作「厲兵秣馬」。
|
損兵折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失敗,損失了兵將。《三國演義》第八四回:「蜀兵勢大,難以破之,空自損兵折將耳。」《孤本元明雜劇.活拏蕭天佑.頭折》:「但行兵便是損兵折將,不如講和為上。」也作「損將折兵」、「損軍折將」。
|
戰無不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百戰百勝,無往不利。《晉書.卷一○○.蘇峻傳》:「東西抄掠,多所擒虜,兵威日盛,戰無不克,由是義眾沮衄,人懷異計。」也作「戰無不勝」。
|
後備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現役期滿退伍,或因故離營及停役等列管有案的軍官、士官、士兵之總稱。作戰時,可隨時被召集到前方支援作戰。
|
振臂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竟也殺得敵人人仰馬翻。幾經歷戰之後,因為匈奴隨即動員全國的人馬來對付李陵。李陵的部隊經過長時間的奮勇作戰,已經十分疲倦,再加上不諳地勢,敵人的騎兵又精銳盡出,敵我眾寡懸殊,援軍又遲遲不至,一時間已敗相畢露,但李陵還是英勇地指揮他的軍隊對敵人作浴血戰。兵士們都忍住創痛,爭先奮勇殺敵,直至死傷遍野,剩下幾十個人,還不肯放下武器,李陵仍英勇地揮動手臂,號召殘餘的兵士們努力殺敵(振臂一呼),直至箭射完了,刀也折斷了,不得已才向匈奴投降,匈奴的單于立他為右校王。李陵的英勇表現與部下們視死如歸的精神,真叫人由衷的欽佩。(註1) 例句...
|
打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戰。《西遊記》第七○回:「眾妖聽了,關門的關門,打仗的打仗。」《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外國人到我們山東來橫行,那是朝廷不肯合他打仗的原故。」
|
征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征伐、作戰。唐.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衣冠文物之時少,干戈征戰之時多。」
|
十字軍東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87年海廷戰爭歐洲人被回教徒包圍在一片不毛之地,因此他們對亞洲的征戰沒有持續多久。在炎熱環境中作戰,全身披覆盔甲的基督教騎士成為行動敏捷的回教徒弓箭手騎士的好目標。公元1144年,回教徒奪回小亞細亞的埃澤薩。為了奪回埃澤薩,十字軍從歐洲開始第二次東征。在向東的長途征程中,士兵忍飢挨餓,還遭到匪徒攻擊。即使是好容易才到達小亞細亞的士兵,也被土耳其人殲滅。在巴勒斯坦,基督教的統治者爭權奪利,暗中組織人力和物力來保衛自己的領地。1170年代,在英勇的戰士薩拉丁領導下,敘利亞和埃及的回教徒聯合起來。1187年,海廷戰爭中,...
|
破竹之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勢如同劈開竹子一般,劈開上端則底下也隨著分開。語本《晉書.卷三四.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比喻作戰或工作順利,毫無阻礙。《北史.卷一○.周高祖武帝本紀》:「今往攻之,彼必來援,嚴軍以待,擊之必剋。然後乘破竹之勢,鼓行而東,足以窮其窟穴。」《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乘勝長驅,如破竹之勢,怎可中輟?」也作「勢如破竹」、「勢如劈竹」。
|
汗馬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認為法規必須與時俱移,不可食古不化。韓非認為人民都想追求安全和富裕,躲避危險和窮困。如果使人民前往作戰,要人民不顧家庭的生計,一定要立下殺敵的功勞,君主卻又不按功勞給予他們賞賜,結果就會使得人民遭受窮困。如此一來,人民怎麼會甘心為國效力呢?後來「汗馬功勞」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征戰的功勞,亦泛指一般的功勞。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