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淚俱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聲淚俱下」。見「聲淚俱下」條。01.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并序〉:「調食制用,先發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
童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54~1126)字道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性巧媚,能言善道。為北宋宦官,與蔡京互相勾結,在西北監軍,掌兵權二十年。徽宗時因平方臘有功,晉升為太師,故時人稱之為「媼相」。
棄舊換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舊更新。比喻改朝換代。《三國演義》第九回:「乃太師應紹漢禪,棄舊換新,將乘玉輦金鞍之兆也。」
蔡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26)字元長,宋仙游人。性凶譎,徽宗時為尚書右僕射,進司空,拜太師,封魏國公,屢罷屢起,凡四出執政,遍布戚黨,疾視人民。晚年昏眊,委政於其子,奸惡不亞於父,遂致靖康之變,欽宗立,遭貶而亡。
折衝罇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折衝尊俎」之典源,提供參考。 #《晏子春秋.內篇.雜上》1>晉平公欲伐齊,使范昭往觀焉。……景公謂晏子曰:「晉,大國也。使人來將觀吾政,今子怒大國之使者,將奈何?」晏子曰:「夫范昭之為人也,非陋而不知禮也,且欲試吾君臣,故絕之也。」景公謂太師曰:「子何以不為客調成周之樂乎?」太師對曰:「夫成周之樂,天子之樂也。調之,必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欲舞天子之樂,臣故不為也。」范昭歸,以報平公曰:「齊未可伐也。臣欲試其君,而晏子識之;臣欲犯其樂,而太師知之。」于是輟伐齊謀。仲尼2>聞之,曰:「善哉!不出尊俎3>之間,而折衝4>于千里之外,晏子5>之謂也,而太師其與6>焉。」 〔注解〕 (1...
顧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三國演義》第九回:「儒與布交厚,故設此計,卻不顧惜太師體面與賤妾性命。妾當生噬其肉!」
移風改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論》故先王貴禮樂而賤邪音。其在序官也,曰:「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耆年碩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高而有才德。《晉書.卷一一二.符生載記》:「其耆年碩德,德侔尚父者,則太師、錄尚書事。」《周書.卷一五.于謹傳.史臣曰》:「及謹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
憂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憂心如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憂心如焚」原作「憂心如惔」,出自《詩經.小雅.節南山》。這是一首在西周末年用以諷刺當時太師尹氏的詩,尹太師位極人臣,深受君王的重用,卻不能替人民謀福祉,貪汙亂政,使國家陷入危難。「憂心如惔,不敢戲談。國既卒斬,何用不監?」是說每個人對於國家目前的情勢都憂心忡忡,對於尹氏的威赫,也不敢戲玩談笑,國家將滅,而位高權重的尹太師怎麼不好好行使自己的職責呢?「惔」是燒灼的意思,詩人使用「憂心如惔」形容人民對國家情勢的焦慮,內心如被火燒灼般。後來「惔」改用成「焚」,也是燒灼、焚燒之意,「憂心如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非常焦急憂慮。出現「憂心如焚」...
論道經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事、武功兩件治理國家的大事。《書經.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維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唐.韓愈〈上宰相書〉:「幸今天下無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職;錢穀甲兵之問,不至於廟堂;論道經邦之暇,捨此宜無大者焉。」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