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為日本民俗之一類。是民間一年一度傳統習俗的盂蘭盆(Ullambana梵文)祭典中表演的蹈,極為典型的日本鄉土風格之蹈形式。該祭典習俗源自中國之《盂蘭盆經》的佛事,每年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舉行,目的在超渡祖先亡魂(如中國之中元節)。此一些祭典傳至日本後逐漸與其初秋之祖靈祭儀式合而為盂蘭盆祭。值此時節得於自家門口升起迎接、送行祖靈之火,並於祖先靈位前供奉食物,早期還須有僧侶前來誦經之儀式。男女老少聚集共唱盆歌謠(盆唄Bon uta),共跳《盆》(Bon odori)。其步法簡易;如拍掌踩踏、走步等,有的地方頭戴傳統式斗笠,腰繫有小鼓、雙手相拍掌和拍鼓,大多以圓形進行,配有尺八小鼓、三...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坪田五雄《祭》1979、松村明編《大辭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蹈所作的樂曲。為英語dance music的意譯。通常有典型的節奏,如圓曲為三拍子;亦有專供伴或演奏的樂曲。
(天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是天理教信仰者的基本要務。天理教教會本部舉行月次祭和大祭典時,一定奉行「神樂聖」。「神樂聖」是天理教祖畢生急切地制作而成,甚至不惜縮減二十五年的陽壽勵促奉行,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天理教原典〔御筆先〕諭示:「聖並非其他事,只是神心欲拯世」(一六號六十五)。
  因為「神樂聖」是父母神一心急欲拯世救人的慈心,透過天理教祖教給人們的萬般拯救之道。這「聖」乃是父母神從虛無中創造人類和世界的元始珍奇神能,於今顯示於神樂聖,而教給人們奉行的一種聖。目的是為了促使人間實現父母神所理想的康樂世界。這聖有四種稱呼法:以道具而論則稱為「神樂聖」,以地點而論則稱為「甘露臺聖」...
職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埃及(Egypt)的職業孃是公開的專業蹈女郎,她們是由不同的種族所組成。這種職業在1834年被廢除,但是禁令只限於較低下的及公共場合的蹈,在住宅內及咖啡屋內的表演仍然繼續維持。她們在街上表演時通常是成雙的,並與兩個男樂師合作,男者稱為「剛賽」(ghazz)。這種蹈本身缺乏真正的優雅感,它的特徵是者做臀部的波浪狀動作,而受到美國的劇院經理們的喜愛,而被當作是真正的東方蹈。這些者稱她們的名字為「巴拉米克」(baramikeh)。西班牙的方當戈〔見Fandango〕在形式上與這種蹈相似。職業孃參加所有大型帳棚、慶典與市集活動,但是她們被限制居住在城裡的特區。才藝超人的女孩...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種名。一種每節三拍的曲。源於德國、奧國鄉間的民俗曲連德勒(Ländler),十七、八世紀流行維也納宮廷後,旋律速度加快,十九世紀以後風靡全歐洲。以史特勞斯一世(Johann Strauss Sr.I)、史特勞斯二世(Johann Strauss Sr.II) 、蕭邦(Frederic Chopin)、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等人的作品最有名。也稱為「華爾滋曲」。
孔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傣族蹈。孔雀自古以來被傣族視為吉祥的象徵。者模仿孔雀的姿態與動作,具有祈福的意義。
態生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姿態像風吹一般飄逸。比喻姿輕盈。《東周列國志》第七九回:「歌聲遏雲,態生風,一進一退,光華奪目,如游天上,睹仙姬,非復人間思想所及。」
曼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是美國南部及西印度群島海地(Haiti)的黑人原始宗教 ── 巫毒教(Voodoo)的儀式蹈;它是繼古老的《希律王之》(Danse Shalame, Salome)之後的成年禮儀式,以其「象徵式的寫實主義」方式呈現表演。「曼波」是女主祭司的正式名稱。在緩慢的蹈旋律中,她漸次地脫下六層面紗;直到最後的階段,女祭司跳到神智恍惚的倒在地上。有時候也有後續的第二階段活動,她坐在受眾人推崇的座位上,形式上類似西元一世紀初期基督徒的餐會(the Christian Agape)的情形。這個階段是對主要的神明之一的「當巴拉赫」(Damballah)的崇拜儀式,他的權力象徵是「永恆的魔鬼」(the...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鶴(1951年—),本名陳國城,台南人。成大中文系畢業,曾就讀師大國文所、東華創作研究所。曾獲吳濁流文學獎、賴和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推薦獎、台灣筆會年度好書獎。結過三次婚,然都以離婚收場。 觀點 鶴自言,「舊俄小說影響了我書寫的內容,主要在人、土地、歷史的範疇內;現代主義到法國新小說,啟示了我對書寫形式的追求」,故其運用的手法是現代主義為主,摻雜後現代主義、魔幻寫實、後設手法等等。形式的創新可以...
波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類型。波卡曲是源自東歐波希尼亞地區的一種蹈。這種蹈出現於1830年左右,十九世紀時特別盛行於歐洲和美洲,曲為中庸快速2/4拍子基本節奏型為2/4,
十九世紀很多有名的社交作曲家都喜歡創作波卡曲,其中包括兩位大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 1804-1849)and(Johann Strauss  , 1825-1899)、斯梅塔納(Bedrich Smetana, 1824-1884)、德弗乍克(A. Dvoøàk, 1841-1904)等。今日在美國及歐洲,仍然有不少專門演奏波卡曲的民間樂隊,他們喜愛用手風琴來演奏此種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Louis Horst《Preclassic Dance Forms》1937.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