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管子.心術下》:「人能正靜者,筋肕而骨強,能戴大圓者體乎大方。」也作「大員」。
大才晚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器晚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器晚成」一語出於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到「道」的境界不易知、不易行,所以一般俗士聽到「道」,就大笑起來,就是因為它難以捉摸。為了解釋「道」,老子用「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來作比喻。這些都是「道」的象徵。「道」是什麼?它就像最圓融的空間,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作,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它也可以說是無形,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大器晚成」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較晚。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老子》演變而...
稱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服合身。[例]這套衣服剪裁稱身,穿著起來非常大方
造車合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證外化不同,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謂大經題云:《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2>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3>是也;《華嚴》4>者,隨緣之行,故普賢5>是也。此旦6>一佛二菩薩7>,即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8>,即今行與古跡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潭州鹿苑和尚》。 (2) 遮那:毗盧遮那之略稱,為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3) 文殊:即文殊師利,佛教菩薩名,由梵語音譯而來。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象徵佛陀智慧...
一表非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儀表出眾,氣宇軒昂。《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女子無計可奈,見王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從了他。」《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小篔見了鈕逢之生得一表非俗,而且聲音洪亮,談吐大方,心中甚喜。」也作「一表非凡」。
法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佛法。佛法如戰鼓,可以誡眾進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十二:「梵行為茵蓐,三昧為采女,法鼓震妙因。」
套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款式設計、色彩搭配而成的成套服裝。如:「這件套裝的設計高雅、大方,穿上去一定很好看。」
小手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人小器、不大方。如:「他向來小手小腳,一毛不拔,要他出錢贊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本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根本的誓願。《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二:「入一切剎海,成滿本願嚴淨佛剎故。」
三世因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解釋眾生為何有形象、生活環境之種種差別的學說。謂由於過去世的行為,決定現在的狀況,而現在世的行為決定了未來世的處境。現在的果報,是過去因所造成,而現在所作的一切,又成為未來果報的因。如此不斷的行為造作,構成眾生輪迴的現象。《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六:「三世因果名為處,我第自性為非處。」《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一:「三世因果,輪轉不息。」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