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州常山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角狀至不規則狀,受葉脈侷限,2–7厘米寬,經常互相融合,黃棕色至深紅棕色,中央有時灰色。僅於葉片下表皮產,散佈狀,不明顯或呈灰色。無子座或僅由數個棕色細胞組成基部。外部的二級菌絲發達: 菌絲淺橄欖色,由氣孔突出形成疏鬆的叢狀,長20–250微米或更長,2–4微米寬,平鋪或拱狀,經常攀附於葉毛上或互相纏繞,分隔緊密,分隔處隘縮,具疣狀,於頂端或側邊長出短的產梗。分生子梗由氣孔中長出的疏鬆叢狀外部菌絲之頂端或側邊長出,淺橄欖色或很淺的棕色,2–10×2–5微米;子痕明顯增厚。分生子淺橄欖色,圓筒狀至窄圓筒倒棍棒狀,有時呈絲狀,筆直或稍彎曲,無分隔或有明顯的1–16個分隔,分隔處常隘縮...
菊生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寬1–10毫米,散佈或互相融合形成大病斑,可達15毫米寬,病斑初期於葉片上表面微黃,下表面灰褐色,之後轉變為深褐色,有時具有細長的褐色邊緣。葉片上下葉表皆會產。子座上下葉表皆會產生,埋生於氣孔,深褐色,不規則,寬度可達35微米。分生子梗2–20根聚集成束,由氣孔突出,橄欖棕色,圓柱形,直立或彎曲,0–4個隔膜,0–2膝狀彎曲,少有分枝,頂端寬圓形或近截形,20–50×3– 5微米。分生子淡橄欖褐色,倒棍棒狀或圓筒狀,筆直或略為彎曲,3–13個隔膜,頂端圓滑,基部倒圓錐形截斷,30–115×3–5微米。

貝克氏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葉斑。於葉片下表皮產,絨絮狀,深灰橄欖色,受葉脈限制且不規則狀,可達5毫米寬。無子座。具有灰白、橄欖色菌絲,由腫大的類子座菌絲中穿透長出菌絲,並於其上產生了4–12跟子梗所聚集成的分生子束,也可形成了二次菌絲菌絲。二次菌絲疏鬆平鋪或呈弓形,橄欖色,有隔,光滑,分生子梗產生於末端和側邊。分生子梗橄欖色,近直立或分歧成束,光滑,彎曲或稍呈膝狀彎曲,單一或1–3個分支,多分格,可達130微米,3–7微米寬;分生子痕不加厚,1.5–3微米寬。分生子橄欖色,圓筒狀至倒棍棒狀,直或稍彎曲,4–10個分隔,光滑,30–65×5–8微米。

胭脂樹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大,寬可達3–15毫米,圓形至不規則形,褐色,棕褐色或灰色,邊緣暗紅色。上下葉表皆會產,但大多集中於葉背。子座球形,暗褐色,20–60微米寬。分生子梗密集叢生,灰白或橄欖色,圓柱狀,0–3個隔膜,具有分支,無或少有膝狀彎曲,頂端圓錐形,15–40×2.5–4微米,子痕不增厚或不顯眼。分生子淺橄欖色,倒棍棒狀至圓筒狀,筆直或略微彎曲,3–6個不明顯的隔膜,頂端微鈍,基部圓滑,倒圓錐形,30–60×2–3微米,子痕未增厚。

軟毛柿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紅褐色,具有黑色邊緣,寬1.5– 6毫米。主要於葉片下表面產。無二次菌絲。子座發達,球形,黑褐色,40–84微米寬。分生子梗密集叢生,發散狀,半透明至淺橄欖色,圓筒狀,顏色與寬度均一,筆直至彎曲或波狀,少有分隔或膝狀彎曲,有時分枝,頂端截形或圓形,10–25×2–4微米,分生子痕未增厚。分生子倒棍棒狀至圓筒棍棒狀,筆直或略為彎曲,半透明至黃橄欖色,3–9個隔膜,頂端略尖細,基部近截形或倒圓錐形,35–90×2.5–3.5微米;子痕不明顯。

忍冬生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葉斑或僅在葉片上表面出現近圓形至角狀,邊界不明顯的病斑。寬2–10毫米。於葉片下表皮產,略呈散佈狀,橄欖色。外有發達的二次菌絲,二次菌絲半透明至淺橄欖褐色,寬1–4微米,由氣孔突出,平鋪或拱形,並爬於葉毛上,分隔不明顯,分枝狀,於二次分生子梗末端和側邊長出。無子座,或有時可達25微米寬,棕色。初級分生子梗可達15根成束,灰橄欖色至淺橄欖褐色,略呈波浪狀,或稍呈圓柱形,0–2個隔膜,無分枝,無膝狀彎曲,頂端圓形或截形,10–30 × 3–4微米;分生子痕未增厚並不明顯。二次分生子梗於外部菌絲的末端或側邊長出,灰白至極淺橄欖褐色,筆直至彎曲,有時具明顯彎曲, 0–2個隔膜,隔膜處...
鬚端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囊果100-280微米寬,球形,似球狀或梨形,埋生或逐漸露出表面,有孔口,有乳狀突起,革質,透明,黃色或亮褐色,獨生。子囊果壁厚8-15微米,由3到4層矩形、圓形或不規則形的有大胞腔之厚壁細胞組成,形成角狀細胞組織,在子囊果腹與偽薄壁細胞融合。乳狀突起或頸部120-140(-500) × 20-50微米,圓柱狀,孔道有內生緣絲。偽薄壁細胞為大而薄壁的細胞,充滿初生之子囊果腹,早期水解。子囊56-96 × 20-45微米,8個子,棍棒狀、橢圓形或卵圓形,短柄,單囊壁,薄壁,無子囊頂端附屬物,早期水解,由子囊果腹的小細胞產囊組織發育而來。子囊子(15.5-)20-28(-35) × 7-12...
蘆筍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狀枝及枝條上可見細小卵圓形至橢圓形之病斑,長1-4 mm,中央淺灰色至煤灰色,有清楚之紅褐色邊緣。有子座,無二次菌絲。分生子梗成密集束,淺褐色至深橄欖褐色,不分支,鮮有膝狀彎曲,多隔膜,頂端略成截形,30-170 x 4-7 µm;分生子痕加深。分生子透明,針狀,筆直或略為彎曲,多隔膜但不明顯,頂端略鈍,基部有截形,35-130 x 2.5-5 µm。
野百合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近圓形或不規則狀,寬4-10 mm, 煤灰色至淺褐色,並有暗褐色且稍隆起之邊緣。產於上下葉表皆可見,但主要位於上葉表。子座小,最大達40 μm寬。分生子梗2-18隻成束,淺褐色到褐色,近頂端漸淺,多隔膜,不分支,筆直或有膝狀彎曲,頂端略有截形,45-110x 4-6 μm;分生子痕顯著加深。分生子無色,針狀,筆直或略為彎曲,頂端銳尖,基部有截形,40-110 x 2.5-4 μm。
黑緣假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大多不明顯,有時呈圓形或不規則狀,黃色或灰色,有時具有深棕色邊緣,2–7公厘寬。主要於葉片下表皮產,多散佈於圓形病斑上,橄欖色,當病斑呈現時則不呈散佈狀。無子座或在氣孔中由數個棕色細胞組成基部。分生子梗有時不呈束狀,但大多由4–15根聚集成發散狀的分生子束,淺橄欖至淺橄欖棕色,顏色均一,寬度不一致,較長者呈彎曲狀、折狀或波浪狀,具彎曲,少有膝狀彎曲,1–4個分隔,分隔處稍隘縮,頂端圓錐狀,10–50×3–5微米。分生子淺橄欖色,圓筒狀至倒棍棒圓筒狀,筆直或稍彎曲,3–9個分隔,頂端半截形至寬圓滑狀,基部半圓錐狀截形,15–90×2.5–5微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