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04 ms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陽阿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又稱《阿陽舞》。先秦楚地舞蹈。有關《陽阿》之舞,漢魏六朝辭賦家及詩人有許多吟 ,如張衡《西京賦》:「發引和,校鳴葭,奏《淮南》,度《陽阿》」。曹植在《七啟》中說:「揚北里之流聲,紹陽阿之妙曲」。左思的《南都賦》:「登東歌,操南音,胤《陽阿》,詠《韎》、《任》」。鮑照的《舞鶴賦》中說:「雖邯鄲其敢倫,豈陽阿之能擬」。曹植的《篌箜引》中說:「秦箏何慷慨,齊瑟和且柔。陽阿奏妙舞,京洛出名謳」。楊皦的《詠舞》詩中說:「紅顏自燕趙,妙伎邁陽阿。就行齊逐唱,赴節闇相和」。《陽阿舞》是一種鄭衛之舞,對它的產生,《漢書外戚傳》這樣說:「孝成趙皇后,及壯,屬陽阿主家,學歌舞、號曰飛燕」。從這些文獻顯示,趙...
|
鬥羊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哈薩克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新疆的伊犁、阿勒泰、木壘、巴里坤等哈薩克族聚居區。每當牧民們聚會,舉行娛樂活動時,均要表演這種自娛性的舞蹈。舞者為兩名男子,反穿皮襖呈白色,扮成兩隻公羊。模擬公羊頂角、格鬥、嬉戲等各種生動形象。充滿了濃郁的哈薩克牧民生活的情趣。由該族彈撥樂器冬不拉伴奏。
|
靈步舞蹈劇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為以色列舞團,由賽拉.李雲.坦娜(Sara Levi-Tanai, 1911-)於1949年成立。她積極探索猶太族少數民族及中東的民間舞蹈語言。從令人沉醉的東歐猶太教虔誠派舞蹈到節奏強勁的《阿拉伯達加舞》:從情感洋溢的摩洛哥哈芙拉《婚宴》到情感受抑制的《督因婦人》等,舞蹈素材豐富多姿,別樹一幟。李雲.坦娜為「靈步舞蹈劇場」(Inbal Dance Theatre)創出一種靈巧刁鑽的舞蹈語言,名靈步履(inbalit)。靈步(Inbal)是希伯來文,意即鐘鈴的擊錘,沒有了擊錘,鐘鈴就不會發出聲響。靈步鈴(Inbalim)是指沙漠裡的小鐘,這些小鐘的功用啟發了這個舞劇團的創作方向。靈步履以現...
第十二屆亞洲藝術節特刊1988。
|
面具刀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彝族祭祀舞蹈,彝族方言稱其為《阿妥木義嘎》,即《刀舞》之意。流傳於雲南省祿豐縣高峰地區。據此舞所顯示與三國(西元220∼西元265)時代,諸葛孔明(西元181∼西元234)於建興三年(西元225)率軍渡瀘水南征,對被俘者孟獲及其領下之士兵、百姓等極其禮遇,並傳授農耕技術及刀術,從此每當練習刀術時,都要抬出孔明、關羽及孟獲三人之面具頭像,復述農耕技術,祈求人畜平安五榖豐收。每年農曆六月二十七日在火把山梁子正式舉行祭祀時,舞者數十人均紮紅頭巾,結繡球插鳩尾,畫臉譜,著短裝手持大刀,圍繞三個面具頭像起舞。舞步有〈踢〉、〈跨〉、〈蹲〉、〈點〉、〈跳〉、〈轉〉、〈走〉等步法。刀法有〈跺〉、〈抹〉、...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詞典》1991。
|
荷他蒙卡汀亞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菲律賓民俗舞蹈,當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期,《荷他》是最流行的舞蹈,在社交聚會場合,由西班牙淑女和紳士表演,菲律賓百姓則從旁觀賞與模仿。《Jota Moncadena》融合了西班牙與菲律賓伊洛卡諾(Ilocano)的音樂和舞蹈,由於此舞係蒙卡達(Moncada)地區,老一輩的人所採用之跳法,因此便以地名為舞名。跳舞時,舞者雙手各持竹製響板,使整支舞顯得活潑、輕快而歡樂,依此特色,國內有人將此舞譯為竹板舞。響板自正面看,中寬三點五公分,兩端寬二公分,長十七公分;自側面看中寬一公分,長十七公分。
Francisca Reyes Aquino《Philippine Folk Dances Ⅰ》1960.
|
後移細碎舞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後移細碎舞步〈pas de bourrée en arrière〉。左足在前第五位置,半蹲〈demi-plié〉,左足小投伸〈dégagé〉到前第四空中半高的高度(亦可直接從前足頸位〈sur le cou-de-pied devant〉來開始),左足帶進並上昇到前第五位置半足尖踮立上〈demi-pointes〉;馬上打開右足往後到第四位置半足尖踮立上〈demi-pointes〉;把左足再帶進右足之前第五位置;兩足跟下地半蹲〈demi-plié〉或將右足延伸至後第四空中半高的高度。這個舞步可以做成交叉式的往後〈croisé en arrière〉或開敞式的往後〈effacé en arri...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Agrippina Vaganova《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Ballet》1969.
|
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指日本明治時代之後,西方傳入之芭蕾、現代舞、西班牙舞、社交舞等西洋舞蹈之略稱。坪內逍遙著《新樂劇論》中提及《日本舞踊》〔參見日本舞踊〕與洋舞之涵義問題後,舞踊〔見「舞踊」、「新舞踊」〕、「邦舞」及「洋舞」等都同屬明治時期出現之新名詞。
郡司正勝編《日本舞踊辭典》,1977。
|
奇巴拉舞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給得拉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這是一種古老原始的獨舞,只在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古里明(Goulimime)及摩洛哥境外的茅利塔尼亞(Mauretania)演出。這種具誘惑性的舞蹈,主要的特徵是完全用膝蓋來跳,因為從前在游牧民族的帳蓬中,空間不足以讓舞者直立的舞動。演出時舞者閉著眼睛,並以巧妙的頭部、肩膀、手臂、手及手指動作表演。當舞到狂野時,舞者就脫掉她的上衣,除了項鍊及搖盪的髮辮。這種摩爾人(Moors)儀式般的脫衣舞風格,發展成為最富表情及儘可能的使用上半身的舞蹈。由一個婦女在主人面前表演,舞者即是專侍權貴富家的妓女,從小就由前任的舞者組團訓練。夜晚他們在室內表演,此舞名的來源是取自伴奏樂器 ── 給得拉(ghedr...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Michel Huet《Africa Dances》1995.
|
內格利托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墨西哥的黑人之舞,舞群在沿海一帶,為西班牙帶來的黑人奴隸。他們表演一種模仿舞蹈,保留未被征服前向四位風神的祈願且加入蛇。也包含一位「男人扮女人」以及模擬死亡與復活,如英國的摩里斯舞(Morris Dance)。舞蹈和服飾依據地區而不同,在帕潘特拉(Papantla)、維拉克路茲(Vera Cruz)的內格利托舞群穿著黑色天鵝絨褲子;短夾克套在白色滾邊襯衫外,戴上有飾緞戴的寬帽沿帽子。十位男人代表在田野的工作者,加上一位工頭;兩位小丑穿著破舊衣服,臉上塗著黑色的線條、原點和一些小蛇;一位穿著女人的衣服,戴上玫瑰色面具的叫馬林久勒(Maringguilla)。他一手拿著一條鞭子,另一手拿著葫...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