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舞鋏晏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蟲全長67 mm,雌蟲全長61 mm。
雄蟲臉部黃褐色,複眼深褐色,合胸淡綠色,腳淡褐色,腹部深褐色有淡綠色斑紋。腹部第二節人面紋的額斑近方形,位於兩側,眼斑細橫紋狀,外側與額斑相接,鼻斑縱細紋狀,常延伸至兩個唇斑之間;第三~八節有細橫紋狀的背中斑與圓點狀的背端斑,第九節僅有背端斑。雄蟲上攫握器深褐色,細長而直,約與第八+九節等長,下攫握器乳白色。
|
小公主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南斯拉夫東北部之波嘉利瓦奇(Pojarevach)附近,在杜波夫卡(Dubovka)祭典的醫療儀式中,所表演的舞蹈。《小公主舞》主要係象徵一種驅邪的方式與領導朝聖的意義。有兩位十二歲或十四歲,身穿白色盛裝,手持寶劍之小女孩。兩人頭戴小王冠,肩胛骨後則有一面鏡子;另外三位小女孩負責吟唱,而一位老婦人則引導「小皇后」們,有時兩人演出太陽與月亮。傳統上,兩位皇后互相爭奪杜波夫卡(Dubovka)河的源泉。其中之一被殺害,另一位則宣告所有的後代子孫,每年在此日均將夢見當時兩人戰鬥之情形。此舞是以一種特殊之舞步「象徵騎馬」演出,可能與羅馬尼亞之(Calusari)小馬舞者舞步相仿。《小公主舞》之...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瓜宜拉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種起源自西班牙的古巴農民舞蹈,曲速變化從6/8拍子到3/4拍子、或2/4拍子,具有濃郁的西班牙安達魯西亞音樂風味。有時候,它的形式與《空加舞》〔見Conga〕很相似。此種舞蹈從某方面來說很像《瓜拉恰歌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瓜畢那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哥倫比亞的一種快2/4拍子曲速的歌舞,在省城裡是相當受歡迎,舞者成對,互握雙手、或兩人分開彼此拉著手巾,繞著放在地上的帽子跳舞,時而向它靠近,時而退後。吉他以3/4拍子的節奏為舞蹈伴奏。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外洋旺;舞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類型名。爪哇及峇厘島的戲劇形式。其中包含了舞蹈、形式化的動作、對白、歌唱及宗教文本吟誦;可能源自十五世紀某時期的皮影戲《外洋庫里特》(Wayang Kulit),峇厘島和爪哇兩地所發展的《外洋旺》風格迥異;峇厘島的,本質上是與寺廟結合的民俗藝術;而爪哇的則持續活絡於宮廷中,為一種高雅而精緻的藝術表演。在爪哇看不到峇厘島版本這種較不正式的舞劇,峇厘島所上演的仍使用假面,而假面在爪哇一般並不被採用;爪哇版的喜劇角色是用獨特的化妝來代替假面。峇厘形式的重點在於《羅摩衍那》(Ramayana)的詩篇吟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動作,有時甚至全無動作。反之,爪哇形式從未使用過任何宗教文本,即使在今日,仍不...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South-East Asian Theatre》.
|
太平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慶典舞蹈名。希臘在冬至時舉行長達十二天的耶誕慶典所跳的十二支舞蹈,稱為太平歌舞。後來,象徵「快樂」的翠鳥和歷史上的盛世,也能稱為「太平」。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奧帖亞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大溪地的《奧帖亞舞》(Otea)由男女排成四排,女人在內側二排,隨著鼓聲之節奏,男女舞者輪流表演;男舞者彎腰而後再驟然直起,並且半屈之膝部,開合交替,隨節奏轉圈,而女舞者則舞動臀部,上半身挺直,頭部高揚並雙手握拳,手臂前伸並向地面傾斜。而臀部則似波浪狀擺動旋轉。當成列的舞者移動時,只有最好的舞者可以離開原位置而單獨向觀眾接近,再後退回到原位置。表演時男女舞者均著裙裝(More□)。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斯柯西三步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荷蘭舞蹈,本由弗利斯蘭人(Frisians)所創,流行至全國。此舞為八對舞者所跳的方塊舞,形式上和《方舞》(Quadrille)類似,而基本動作有波爾卡步(polka step),但無跳躍的動作。音樂是2/4拍子。舞姿隨旋律而變化。配樂有時有詞,像取自《鞋匠圓舞》(Schoenma-kers´ Circle)或《迷失稻草堆》(Bonder in het Hooi)。在荷蘭的特斯刻陵(Terschelling),另有一曲類似的旋律,名為《啊!強尼,站好!》(Japie sta stil!)與《五月皇后舞蹈》(May Queen dances)極為相似。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日本比較舞踊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日本的舞蹈學術學會之一。1989年創立。其設立主旨與理念是要「統合舞蹈及身體表現相關之理論與實技,教育與藝術於廣泛的人類學中對舞蹈的定位與發展」。學會年間主要活動有:一、學術大會。二、學術機關誌《比較舞踊學研究》之發行。三、發行會報。四、舉行研究會兩次,包括Workshop。五、與其他國際交流活動。
網址:http://www.soc.nii.ac.jp/jscsd/ |
戰勝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韓國古典舞。戰勝舞原是軍營中所演出的《舞鼓》和《劍舞》等舞之總稱。高麗王朝時期歸入「宮中呈才」;但現今所稱的戰勝舞則指高麗王朝或朝鮮王朝的《舞鼓》,並不含《劍舞》。此舞的舞服顏色以及所使用的大圓鼓和鼓槌,均酷似宮廷舞鼓;經由晉州監營的妓女代代傳承才得以保存下來,不過現在於東陽地區是由年輕女孩演出。舞者原本兩位,後來二鼓舞逐漸演變為四鼓舞或八鼓舞,鼓的數目隨表演者人數而增減。現代所跳的大多為《元舞》(won-mu),在舞台中央放置一個很大的圓鼓,鼓前有四對長鼓棒,由四位舞者表演,每位舞者穿著由上衣和裙子成套的一種韓國袍服,其顏色為象徵四方的紅、藍、黑以及白色,雙手被九色彩虹水袖所遮蓋,而且...
Woo-il Choi《Korean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1988.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