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53 ms
共 23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衾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桓帝時,姜肱與弟仲海、季江友愛,常同被而眠。見《後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姜肱》。後以同衾幬比喻交情深厚。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殷勤。」明.韓洽〈悼亡詩〉:「在昔同衾幬,於今付沙礫。」
|
頭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作戰時第一次與敵人交戰。如:「我軍在頭陣中,就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
怯聲怯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因害怕緊張不敢大聲說話,語氣不自然的樣子。如:「他說話時總是怯聲怯氣,深怕得罪別人。」
|
蠟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原產中國大陸。莖高三、四公尺。葉對生,橢圓形,先端尖銳。花單生葉腋,花被片約十六枚,外輪黃色,內輪紫色,芳香甚烈。香氣與梅花相近,且色似蜜蠟,故稱為「蠟梅」。開花時含口如磬,故也稱為「磬口梅」。供觀賞用。多盛花於農曆十二月(臘月),故也稱為「臘梅」。
|
名動公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傳播於大官權貴之間。如:「他現在可是名動公卿,位極一時的人物,小心別得罪他!」
|
萍水相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也就是通俗所稱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句話是別有所指的,是在為那些有志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
|
性命交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命到了重要關頭。形容事情關係重大,非常緊要。《老殘遊記》第一回:「此時人家正在性命交關,不過一時救急,自然是我們三個人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七回:「你回來!這兩個皮包,是我性命交關的東西。」
|
報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科舉中試後,送報條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鄰居道:『你中了舉了,叫你家去打發報子哩!』」也稱為「報錄人」、「報喜人」。
3.舊時科舉考試,考取後或升官時通知親友的報告單。也作「報單」、「報條」。
|
逆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逆水而上。《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當是時也,冶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
|
名不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不虛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不虛傳」原作「名不虛」。戰國時,齊國公子孟嘗君愛好養士,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在他擔任上卿時,受封古代薛國之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附近。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曾在孟嘗君的傳記後寫下自己的看法。他說自己曾經到過薛地,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凶悍、殘暴,和附近鄒、魯地方的人不一樣。問了人,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孟嘗君喜歡養士,許多人慕名而來,移居的人數約有六萬多戶,結果使得薛地龍蛇雜處。可見他果真是與傳說中愛好賓客的名聲相符,司馬遷因此說「名不虛矣」!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傳.序》,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