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儒家以中正平和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養。後亦泛指平衡穩定、不受干擾的狀態。《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荀子.致士》:「然後中和察斷以輔之,政之隆也。」
2.中和反應的簡稱。參見「中和反應」條。
3.地名。隸屬新北市中和區,北側緊臨板橋區,南接土城、新店,東界永和區。以舊時的中坑、漳和二莊而得名。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與永和同時升格為縣轄市,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改制為中和區。在建設上,一度落後永和甚多,自華中橋通車後,發展迅速,已能與永和並駕齊驅,臺北捷運中和線通車後,更加速了繁榮。境內名勝古蹟首推圓通寺。
中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中和是充分達到中與和的境界。〔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喜怒哀樂是人與生俱來的情感與情緒,從喜怒哀樂之未發說,「中」可有兩種解釋,一是情緒未被激發時,比較平靜的自然心境,一是指超越於情感情緒之上的道體。從「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句,則「中」應解作超越的道體。因情緒未被激發時的心境,雖然比較平靜,但未必是合理的,其中可能有私欲壅塞著,如是怎可以是天下之大本?
  若中是指超越的中體、道體,則發而中節之和,是指因為體會到中或道體,而使自己的情緒能合理地發用。如果沒有中或道體作根據,是...
中和高中生物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介紹2 師資2.1 謝慧玲老師2.2 朱曉慧老師2.3 余惠如老師2.4 黃秋純老師(已退休)3 教學計劃4 教學資料 介紹 師資 謝慧玲老師 朱曉慧老師 余惠如老師 黃秋純老師(已退休) 教學計劃 教學資料
中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流行於華北地區,尤以北平為最。此節日乃由唐德宗下詔成立。相傳每年農曆二月初一為太陽真君的生辰,民間習於是日相互贈送百穀、瓜果,並以「太陽鳩糕」祀日,祈求農作物豐收。見《新唐書.卷一三九.李泌傳》。
中和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上指酸與鹼因質子的轉移作用,使酸與鹼產生鹽和水的反應。例如使用等量的鹽酸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產生氯化鈉和水,此時溶液呈中性。
中和高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和韶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宮廷音樂中地位最高的是中和韶樂,體現最多復古思想,因其所使用樂器多是民間久已不用的古代雅樂樂器。運用場合為祭祀、朝會、宴饗等三種。首先,作為祭祀用的中和韶樂規模最大,兼用文舞、武舞,連歌生、舞生共用二○四人,歌詞中強調皇帝與神明間的關係,間接抬高統治者的地位,造作一套徒具形式的古樂,故祭祀時皇帝出入儀仗也用到鹵簿大樂。其次,朝會和宴饗用的中和韶樂,不包含歌和舞,樂器種類相同,但件數減少,只用四十人,在大殿舉行。
中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北市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中和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保和殿前。建於明朝初年,清世祖順治二年(西元1645)重建,改稱今名。為清代帝王舉行大典時,演習禮儀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